現在登錄網址:太極源流  --  「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
太極源流 經典拳論 佛說禪語 經典文集 太極佛堂 身心靈之科學探索 太極小說 內家拳舊聞
太極拳與書法 林老師開講 太極名家論靜 內家功夫 太極名家論鬆 百家爭鳴 太極名家論空 太極拳與中醫 打坐

悼太極長者  向力為
先師 鄭曼青先生,論書詩中談起「書異方圓規矩同,要從篆隸發童蒙」。前賢及于右老均聽過篆隸啟蒙之說。還有人說右老書法也是從篆隸脫化而出,所以功力雄厚,但我認為一個人畢生精力有限,而且還要這個人天資聰穎,才能領悟各種筆法的技巧。

一般,人即或盡一生之力,也未必能有所成就。何況寫篆隸、寫顏柳,很難擺脫這個框框,想要自成一家,脫穎而出,能有幾人?「不從篆隸也非難,練就正圈幾千盤,足下若能通天氣,筆裡方圓每個玄。」我認為不必一定要從篆隸開始,先向紙上塗上幾千個圈兒,只要『中規中矩』,圓裡有方,方中有圓。圈兒圓了感覺裡面生出氣來,氣必從意也從神,「神意俱在 脕下有鬼」此語非虛,鄭曼青先生也在詩論中和云:「若教落筆稱筆妙,要到無為鬼不知。」既然這樣,我們就要在足下用些工夫,手中找些智慧,李北海謂:「下筆時二腳欲踏斷地板」,顏魯公:「力生於兩足之間」,曼髯公謂:「正坐或直立時,左足心貼地,沉氣而作。」,皆與足力有關,手需靈巧,指要輕貼,用意不用力,意在筆先,落筆要順從,行墨要深遠,余有詩論之。

其一
吾書首垂氣沉潛 水到渠成應自然 橫來豎去皆是意 走筆如同在行拳

其二
筆筆身毫有意神 外圓不異內方兵 橫如虹彩方及氣 豎遠懸針潤墨深
眼中有神脕下鬼 空平安穩肘秤靈 三亭應與三勺配 永從規矩義便明
「解」外圓不異內方兵,兵者詭道也,韜略也,變化佈陣,行軍皆在其中,譬如你想寫一「口」字,必須要用意佈上一個圈兒,然後再在其中寫口,則字必方正,不妨一試。在易數中,圓圈者,無極也,口者太極也,內中可裝入表。員、大、古、木、卷、專等字萬象也。一生二、二生三,三化萬物。陰陽虛實,變化其中,故字須得靈氣,下接於地,上通乎天,無遠弗屆。

其三
擎緊從深逺 應順法圓通
此法可稱書道,非書法也,取法乎上,得其中,取法乎中,斯得其下。

其四 論書之正則
啟筆要佈氣,「敷蓋」也﹝此太極拳術語﹞謂之開,落筆要閤,「對吞」之勁也。方正穩妥,啟蒙時,就要講究。縱橫氣勢,得心應手,又要加一番功夫,尤其如「口」字。封口一筆,開頭三筆,可以用閤勁,最後落筆,開勁終了。過於密封,氣不得舒。過於著力,魂不附體,悶死也。字要脈絡通暢,神氣活現,就必須注意及此。

行草要能一氣喝成,佈氣之方須明白,「深、遠、高、從」之道。再從寫字椿著手,至少要下一年苦功。至於開閤昇降,習之久,積力深,則自可領悟,「風有氣之象,雲有風之氣,風雲者氣象。彩霞者,雲之衣裳,千變萬化,美麗也,書法也要美麗大方,不缺雲彩衣裳。俗云人如其字,字如其人。書更要大開大閤,開則蛤蟆舒氣,閤則天衣無縫。


武式太極拳的“起承轉合”與“起承開合”(作者:佚名)
武式太極拳動作簡潔緊湊、小巧靈活、虛實分明、連續順隨,講究意、氣、力與拳勢的相互融合,是一種集技擊、健身、修身養性功能為一體的太極拳式,尤其是它的理論研究方面,內容博大精深,與太極拳練習絲絲相扣,故深受廣大太極拳愛好者推崇。

式太極拳鼻祖武禹襄在《十三勢說略》中論述了太極拳的“起、承、轉、合”,而到武式太極拳第三代傳人郝為楨,便將拳論中的“起、承、轉、合”演變為“起、承、開、合”。此後,人們也將武式太極拳稱為“開合太極拳”,或稱“郝式太極拳”。

武禹襄先後從楊祿禪、陳清平兩位大師處學得太極拳藝後,又根據其兄武澄清所贈王宗嶽《太極拳論》,創編了一套獨具風格的太極拳式套路,且發展了太極拳理論研究,“起、承、轉、合”就是他在太極拳研究中的一大創舉,他在《十三勢說略》中講到:“每一動,惟手先著力,隨即鬆開,不外起、承、轉、合,始而意動,繼而勁動,轉接要一線串成。”

“起、承、轉、合”原是科舉時代士子賦詩和做八股文的要求,是昔日儒生們常用的術語。詞典中對“起、承、轉、合”的解釋是:“舊時寫文章用的行文順序。‘起’是開始,‘承’是承接上文,加以申述,‘轉’是轉折,從正面反面立論,‘合’是全文的結尾,拍合起始所提出的問題。泛指文章作法,也比喻固定呆板的公式。”另外,舊時寫毛筆字也講求“起、承、轉、合”,以寫筆劃橫“一”為例:落筆為“起”,運筆為“承”,將至收筆時略頓筆為“轉”,收筆藏鋒為“合”。

武禹襄身出書香門第,因此,將寫文章和毛筆字所用的“起、承、轉、合”格式運用到太極拳的創編和太極拳理論的研究中,這不能不說是一大創舉。
繼武禹襄拳譜“起、承、轉、合”之後,第三代傳人郝為楨又將其發展為“起、承、開、合”。

郝為楨從學于武式太極拳第二代傳人李亦佘。得其衣缽後,他在精通武式太極拳的基礎上,又與近親楊班侯(楊班侯繼配郝氏系郝為楨近親)學得一套自己喜愛的楊式太極拳小架。

楊式太極拳小架特點是姿勢高、速度慢、動作幅度小,故稱小架。其名稱順序雖然與武式太極拳拳架接近,但從中增加了六十多個“開合”動作,整個套路中兩手掌始終似抱球運動,從表面看,架勢較小,速度較慢,然其內涵卻有質的飛躍,使太極十三勢在此拳架中前後穿插練習,但主要以練十三勢中的“開合”為主,一旦功力成就,技法嫺熟,由此進入煉神還虛階段。亦即由抬功、勁功進入氣功階段,真正將陰陽、剛柔、虛實、動靜、蓄髮、體用合為一體,乃至無形無象,全身透空,純任自然之境。故此,該架被歷代傳人視為珍寶,即便是入門弟子也要嚴格擇人而傳。拳譜中歌訣日:“往用柔來弓用剛,剛柔相濟陰陽彰,開是內弓合外發,背絲纏絲更生香”。通過演練體會,郝為楨就將“開合”加進了武式太極拳中,使武式太極拳又得到了一次飛躍性的發展。

郝為楨之子郝月如在《武式太極拳行功走架要言》中對“起、承、開、合”是這樣敘述的:“太極拳走架,每一架式分四個動作:第一個動作是‘起’(如‘左懶紮衣’第一式);第二個動作是‘承’(如‘左懶紮衣’第二式);第三個動作是‘開’,也是即是發(如‘左懶紮衣’第三式);第四個動作是‘合’,也即是收,收是蓄的意思(如‘左懶紮衣’第四式)。但不是呆板的,有開中寓合,有合之再合,所謂不丟不頂,處處恰當也。”

郝為真之孫郝少如在《武式太極拳說明》中述“由於武式太極拳用起、承、開、合四個要領貫串始終。因此,所有的動作都是按照四個要領來編排的,以四個動作做為一個起承開合的節序,節序大都是由一個拳式構成的,如‘左懶紮衣’式有四動,成為一個節序;但也有兩三個或四五個拳式結成一個節序的,如拳式中第四式‘單鞭’和第五式‘提手上勢’就是合併之後,編為四動,作為一個節序的。”

武式太極拳第二代傳人李亦佘對“開合”也有專門的論述:“氣向下沉,由兩臂收於脊骨,注於腰間,此氣之由上而下也,謂之合;由腰行於脊骨,布於兩臂,施於手指,此氣之由下而上也,謂之開。合便是收,開即是放。能懂得開合,便知陰陽。”


“起、承、開、合”雖為四字,但不可斷開來練,行功走架時要用意而不用力,一絲不苟,每一個動作的結束是下一個動作的開始,整個套路演練起來自始至終如行云流水,綿綿不斷。由“始”而意動,繼而內動,然後身動,由內及外,以外引內,最後達到內外相合,表裡一致,循此不斷前進,當可越練越精,攀登上太極拳的新高峰。


淺議自然太極拳與書法藝術文化內涵的共性 / 祝大彤
我國傳統文化中的太極拳與書法藝術,雖有各自相對獨立的內涵、法則,然而文武之道卻是相輔相成的。

中國文化的精神是天人合一、貴和尚中。這種強調整體和諧的思想,肯定事物是多樣性的統一,主張以廣闊的胸襟、海納百川的氣概,相容並包,使社會達到“太和”的理想境界。中國傳統文化中強調“和諧”,所有理論都講陰陽、講平衡、講共存,小處是個人身心和諧,大處是世界和諧。萬事萬物為保持和諧,大到宇宙,小到細胞,都在旋轉中實現和諧。
太  極拳是中國傳統文化土壤中長出來的一支奇葩,太極拳的拳名“太極”二字源于《易傳•系辭上》:“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業”。因此,在中國古代哲學中,“太極”是萬物的起源。太極拳在所有的“中國功夫”之中包容的中國傳統文化因數最多。

祝大彤老師的自然太極拳是在吳式太極拳鬆柔大師楊禹廷的八十三式的基礎上,吸收了大江南北各派吳式太極拳之精華編著而成,其修煉特點循太極拳的運動和運行軌跡,自然道法,拳之規範,拳法輕靈,用意不用力,在陰陽變化中,循弧形線,如行雲流水、鬆柔動態運行,其旋、移的“圓道”運動,就是對天道的效仿,是人用身體去效仿天道,最終實現天人合一。

中國書法藝術與中國文化相表裏,與中華民族精神成一體。書法的理想境界也是和諧,但這種和諧不是簡單的線條均衡分割,狀如運算元的等量排列,而是通過參差錯落、救差補缺、調輕配重、濃淡相間等藝術手段的運用,達到的一種總體平衡,即“中”、“和”意義上的平衡。筆劃間的映帶之勢,顧盼之姿,在注重個體存在的同時,兼顧補充其他的功用。如《蘭亭序》的章法整體雅致勻衡,也是通過對每一縱行的左偏右移不斷調整、造險救險而實現的。黃庭堅《黃州寒食詩卷跋》的章法也是這方面的成功範例。可見,一點一畫,互相牽制,互為生髮,彼此襯托;一字一行,小大參錯,牝牡相銜,彼此渲染,中國文化“和為貴”的價值觀,通過書法藝術的中和之美得到了完美體現。

綜上所述,太極拳與書法藝術,兩者同源而異流,其形象、神韻、剛柔之氣,學練程式、藝術效果等,彼此互通、交流、融會諸方,有廣泛而密切的聯繫。本文試從兩者的淵源、形式、習練及健身等方面闡述它們之間文化內涵的共性。

一、太極拳與書法藝術,同根同源,具有同樣深邃的中國古代哲學理論基礎。
極拳源遠流長,是中華民族高層次的文化遺產,其理論基礎是《易經》陰陽八卦學說。太極拳內涵極厚,博大精深,是我國傳統辯證思維與武術、醫術、導引術最完美的結合。涵蓋著陰陽、動靜、虛實、開合、剛柔、化發、意力等一對對矛盾的辯證統一。 中華文化無不起源于《周易》,其中中醫學與漢字尤為明顯。漢字如同國畫、書法一樣,充滿了大寫意,每一個字,每個筆劃,都折射出中華的根——東方傳統思維形態及內涵,因而成為世界上最發達、最完美、最富深邃哲理的意音文字。古老的漢字是我中華民族的驕傲。古老的中國漢字源於八卦,源于易學。毫無疑問,漢字的藝術表現形式——書法,與中華民族的文明史也是同步的,它不僅與太極拳同源並且有許多相同和相通之處。書法藝術博大精深、內涵深邃,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最高形式之一,窮字體形態變化于筆端,融會作者的情性於紙上。 幾千年來中國書法已形成一整套完整的藝術系統。概括書體主要可分為篆、隸、楷、行、草五大類。各類又可分為小類。

書法藝術講究用筆、結構、布白、墨法等。運筆是書者基本功夫,主要有中鋒、側鋒、偏鋒、裹鋒、衄鋒、圓筆、方筆等手法。筆法內涵是指剛柔、濕枯、黑白、提按、頓挫、轉折、粗細、曲直、向背、疏密、揖讓、動靜等陰陽互補的矛盾統一形式。在筆劃的粗細搭配上,有粗細變化較小的;也有粗細對比強烈的。由於筆劃可長可短,可正可斜,可曲可直、可粗可細,它們之間又有種種不同的搭配形式,所以在書法藝術中,字的結構是千變萬化的,好比太極拳推手和散手的變化無窮一樣。

二、書法藝術與太極拳的外形還是內在要求是共同的,不僅內容豐富,而且要求高、規範嚴。
自然太極拳柔中寓剛、棉裏裹鐵,在技術上、生理上、力學上都含有相當哲理,外形和內在的要求都非常嚴格。自然太極拳要領是:虛領頂勁、鬆腰、氣沉丹田、立身中正,沉肩墜肘、含胸拔背等項,是講練拳時要頭容正直神貫于頂,方能精神提起;立身中正、氣沉丹田、鬆腰,是說腰為一身之主宰,能鬆腰,兩足有力,下盤穩固,轉動靈活;胸微內含利於氣沉丹田,拔背使氣貼於背,利於力由脊發;沉肩墜肘是鬆肘墜肩、氣集丹田,全身得力。這些外形上的要求,還要時刻注意“外三合”即肩與胯合,肘與膝合及手與足合。

祝大彤老師在《自然太極拳》一書說:“自然太極拳中的內在要求:要分虛實、用意不用力,上下相隨,內外相合,相連不斷,動中求靜。”分虛實是陰陽變化之理,虛實能分,全身運轉輕靈;用意不用力是不使用分毫之拙勁,方能輕靈變化;上下相隨者,是周身完整一氣,一動無有不動,動作中腰動、手動、足動、眼神亦同時開或合;相連不斷是講練拳時用意不用力,自始至終,綿綿不斷,周而復始、迴圈無窮;動中求靜,即以靜禦動,雖動猶靜。這些內在要求已含有意與氣合,氣與力合的“內三合”的基本要領在其中了。

書法藝術歷史悠久,變化很多,同太極拳一樣,涵有深邃的理論、淵博的文化知識、嚴格的規範動作。書法藝術主要講究筆法。筆法是指書法的點畫和用筆的方法。筆法具體講是書者在掌握了一定的用筆技巧以後,用各種書體即真、草、隸、篆諸體學習和創作中的筆法。在筆法中用筆主要有方、圓之別:有楞角者為“方筆”,無楞角者為“圓筆”。宋代姜夔在《續書譜》中講:“方圓者,真草之體用,真貴方,草貴圓,方者參之以圓,圓者參之以方,斯為妙矣。”用筆還講究澀筆,即筆與紙磨擦有聲,要筆筆送到盡處。如同自然太極拳的前式之末(做到位)為後式之始,是講用筆或出拳均要恰到好處。 筆法離不開“身法”,古人主張書法全身力到,即力送筆端。程瑤田說:“書成於筆、筆運於指、指運於腕、腕運於肘、肘運於肩。……皆運於右體也,而右體則運于左體;下體者,兩足也,兩足著地,拇踵下勾,如屐之有齒以刻於地者。”晉王羲之說:“點、畫、波、撇、屈曲須盡一身之力而送之。”書法藝術所說的“力”與太極拳的“力”是一個意思,這個力決不是大力士或粗壯工的拙勁;而是久久練出的內勁。在自然太極拳中,這個“力”要儘量退去。祝大彤老師在《自然太極拳》一書中說:“太極拳修煉者在練拳過程中,漸漸退去本力,也就是退去了上下的力點,摸到哪里,哪里落空,這是練家追求的境界。” 書法藝術與此相通,即意之所至,氣即至焉,力由意生,意到力至,恰到好處。因此,書法與太極,功夫深淺皆表現在藝術水準上,不管是拳架或交手,還是書法作品,行家一眼,便知高低。

三、自然太極拳和書法藝術在習練上是共性的,易學而難精,要有恒心、下苦功。
自然太極拳是功夫,學練要有明師指導,深悟太極拳理,更要勤下苦功。前人言,“太極十年不出門”。不付出超常的汗水,豈能獲得太極拳的真知。如果按照一般要求,幾個月就能學練一趟拳,或者學幾個月書法,就能拿毛筆來寫字。但是要達到入門的程度就不那麼容易了;如果要練到上乘境界,不是什麼人都能達到的。

祝大彤老師在《自然太極拳》一書中為我們指明了學練太極拳的正確途徑,歸納起來有三點:一是太極拳是哲理深,要求嚴的一門學問,聰明人功夫不到,也接受不了的。二是學太極拳必須有名師教導,不然是摸不清門路的。三是太極拳要靠恒心,多練,要循序漸進,還要靠多思、多悟、多體會,下苦功夫才能有成就。以上三點,互為條件,缺一不可。

前人在練習書法中,總結出了三個步驟:一是不斷糾正自己的不足之處;二是不能求快;三是堅持在實踐上下功夫。學習書法,初學時不外臨摹,臨書得其筆意,摹書得其間架。臨摹的意義,是從碑貼吸取前人的經驗。學習用筆的方法,結構的規律,打好書法的基礎,提高書寫技能,堅持不懈地勤學苦練。這是學習書法的正確途徑。但由於書學之山、頂峰難攀,千百年來,無數書家窮盡畢生精力,能盡其玄妙者寥若晨星。王羲之之所以能成為書聖,因其天資聰慧,早年即有家教,又有名師,加上勤苦用功,終於大成。唐代孫過庭在《書譜》中說:“……初謂未及,中則過之,後及通會,通會之際,人書俱老。”是講人們學書法,開始沒有達到平正,經過長期練習之後,用筆超過了平正,而後才將平正與險絕融會貫通,久而久之,窮盡字體形態變化于筆端,融合作者的情性於紙上,即是到了能夠融會貫通的境界之時,書法達到老成境地,此時人也到了老年了。說明書法達到老成的境地,已耗盡了畢生之精力。練太極拳又何嘗不是這樣呢!

四、自然太極拳的動作拳式與書法的結字結構形式是相合的,都是身心皆練、內外一體、剛柔相濟。
太極拳式由手眼身法步組成,好比書法結字由點、直、橫、勾、撇、捺等組成一樣。初學時,從學動作入手,細心模仿,一式一式的學。而書法,要一筆一畫地學,一個字一個字的學和寫。

自然太極拳的手法在拳、掌、勾手型的基礎上分棚、捋、擠、按、摟掌、分掌、雲掌、穿掌、插掌、抱掌、挑掌、和搬拳、撇拳、沖拳等。步法有上步、退步、側行步、擺步、扣步、跟步、碾步等。腳法如分腳、蹬腳、擺蓮腳等。身法要求端正自然,不偏不倚,舒展鬆活,腰為主宰,完整貫串等。眼法:根據拳式陰陽變化需要,目視前方或前手上方或者動作方向,換勢時要做到精神貫注、意動勢隨,神態自然等。學自然太極拳時務必貫串以下規則:立身中正,虛領頂勁,氣沉丹田,鬆肩垂肘,含胸拔背,鬆腰斂臀、呼吸自然,用意不用力,上下相隨,內外相合,邁步如貓行,運勁如抽絲,分清虛實,連綿不斷,舉動輕靈,運行和緩等。 書法一般以每個漢字為基本單位,漢字筆劃繁簡懸殊,結構紛雜多變,其基本規律,謂之間架結構。間架是指字形安排;結構就是文字中筆劃的組織。兩者有非常緊密的聯繫,並稱間架結構。間架好就能使字體端正穩健,結構好,筆劃配置合理,就能使字有氣勢,好比一個拳式表現的美好是一樣的。

自然太極拳整個套路樸實無華,既自然又高雅,動作時要以心行氣,以氣運身,以腰為綱,帶動全身,綿綿柔柔,鬆鬆沉沉,勢如行雲流水,抽絲掛線,綿綿不斷,又如長江大河滔滔不絕。打完一趟自然太極拳好比寫了一篇完整的書法作品,觀供欣賞,人們把它喻為“流暢的山水畫和優美的書法作品”,不僅文字美、章法美、整體美,而且輕鬆愉快、心曠神怡,得到無限美的受。不僅感覺不到疲勞,相反,會有輕鬆,舒適,飄飄欲仙的感受。書法創作,離不開章法,要注意其藝術形象特徵,講究筆劃優美,結構嚴謹,筆劃勻稱,章法佈局,計白當黑。起一筆決定這個字的大小、位置的偏正,第一個宇決定了全篇的風格佈局,存乎一心,運用自如。筆劃強調有“力”,“力”是書法的內精神,線條要有血、有肉、有感情,有豐富的彈力。,要筆實而墨沉,忌筆飄而墨浮,要筆到墨到,墨到之處,皆有筆在。

五、修練自然太極拳與書法藝術,其健身功用是相通的,都能修心養性、怡悅身心、健康長壽。

太極拳是靜功,是內功,也是體育。練習自然太極拳的步驟:先是練體,其次是練氣,最後是練神。但這三步又不能截然分開。練肢體是基礎,是練本體的柔順,用意不用力,動作到位,無過不及,久之,動作緩慢,呼吸深長,氣功自然進步。自然太極拳是天然的內功功,不求自得。在此基礎上練神,則是更上一層樓。此時,體已柔順,氣已充盈,就要注意精神的涵養,靜境的追求。至此,體力消耗更少,精力聚集更多,身體更健康,追求技術上的虛無變化,即由著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的境界。現階段,太極拳的健身價值越來越突出,對增強人們體質,對多種慢性病的體療效果越來越明顯,已成為人們所喜愛的健康長壽之道。我國古今書法家,概多長壽者。書法家作書皆運腕,全身力到。書法創作過程,按從前人作書,先磨墨,此時心靜,邊磨,邊構思,心平氣和,然後揮毫於紙上,力送毫端,一氣呵成。久之,書法、氣功,功夫漸長。由於作書中每筆的點、畫、波、撇、屈曲,皆須盡一身之力而送之。久而久之,身體健康水準的提高,是不求自得的。

總之,自然太極拳與書法藝術同是我國傳統文化藝術,具有眾多相近,相同,相通之處,習練自然太極拳與書法藝術,都是身心合一、形神一致、靈與肉的統一,存在著剛柔、虛實、動靜、快慢、開合、曲伸等既對立統一、又可相互轉化的矛盾,達到了“上善若水,利萬物而不爭”的境界。它們外有舒緩、柔和、自然的拳式或字體,內有鬆靜、安舒、平和的心境,蘊含著中國文化的剛柔之美、神韻之美和協調之美,默默展示著中國人對生命、對於自然、對於平衡、發展的理解,也表達著獨有的人文情懷。

選自:http://www.zdttj.com/news/ReadNews.asp?NewsID=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