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登錄網址:太極源流  --  「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
太極源流 經典拳論 佛說禪語 經典文集 太極佛堂 身心靈之科學探索 太極小說 內家拳舊聞
太極拳與書法 林老師開講 太極名家論靜 內家功夫 太極名家論鬆 百家爭鳴 太極名家論空 太極拳與中醫 打坐
理解“鬆”“靜”的真諦
“鬆”不僅僅是指整個身體和精神放鬆,最重要的是“意”要鬆。在太極拳的修煉者中,大多只注意到一般意義上的放鬆,既拳式的放鬆。大多缺少對“意鬆”的理解,表現在行拳走架時帶著念頭,帶著一些修煉時不該有的東西。我們都生活在自然和社會之中,顯意識受著環境因素影響,精神和身體處在一定認知中,這樣使得身體源動能被相對遮罩,反映在太極拳的修煉中即雜念叢生。

練功要消除這種狀態,把世事勞碌、人生憂患擱置一邊,使精神儘量放鬆。只有精神不緊張才能做到身體一定程度的放鬆。身體放鬆,不是鬆弛、鬆懈或鬆散無力,而是鬆而不懈、鬆中有緊、緊而不僵。太極拳修煉對拳勢流暢,有一定肌肉群處於運行狀態,這時的肌肉狀態在保持拳勢的前提下,使其他部肌肉達到最大限度的放鬆。經過一段時間,精神和拳勢的放鬆就能統一起來,其運行會逐漸做到鬆中有緊、緊而不僵,達到以意為導向的運動中。

“靜”是指練功過程中,雜念相對減少,高度安靜、輕鬆舒適的“入靜”狀態。入靜程度的深淺,反映著練功狀態的好壞,直接關係到練功效果。需要指出的是,鬆與靜是相互促進的,放鬆可以幫助入靜,入靜可以進一步放鬆。

鬆與靜之間在很大程度上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影響。鬆是靜的前提與基礎,若做不到放鬆,特別是思想上放不鬆,就難以入靜。靜心有助於放鬆,要做到全身放鬆.就需懂得關照全身的骨節筋脈、臟腑經絡。使其鬆開。而此種關照乃是一種靜心。鬆和靜是自我的調攝,需要不斷強化和暗示,及對自然地關注。做到了鬆與靜.就可實現“氣遍周身不少滯”,真氣在體內充沛流暢。

但,這一切統領的是“意”及意鬆。這時要求自然,行拳進入真正的自然態。在練功時應心情自然,姿勢動作乃至呼吸自然。同時用意不能過強,拳經有“意大為力”之說。勿主觀追求境界和功力。勿忘勿助,似有意似無意為本階段特點。自然原則要貫徹到修練各方面和全過程中,毫無勉強。呼吸時也應在自然的前提下,方能進入寧神靜息、似有似無、綿綿若存狀態。這時的意鬆才會真正地浮現出來,這時一種愜意的狀態,真真實實擱置在你眼前的狀態。
選自:http://www.ngtjw.com/html/8621541535.html


鬆、靜是太極拳的基礎,淨才是真正、正宗的功夫。

太極拳的形體鬆為“鬆”, 太極拳的心態鬆,才為“靜”。

作者:葉式史

“靜”是相對於喧、鬧、而言,是一種形態的寫照;而,“淨”是一塵不染、六根清淨、四大皆空、是更高層次的境界,所以太極拳的最高境界是“淨”,而不是“靜”!唯有進入到太極拳的高水準、或者進入到氣功的參悟、禪心狀態,才能真正設身處境於“淨”的氛圍之中。


太極拳的形體鬆為“鬆”, 太極拳的心態鬆,才為“靜”。(這還僅僅是太極拳入門的基本功夫。)


太極拳的形體鬆:

1.人體各個關節的骨關節生理間隙、韌帶、肌腱,通過人體自身的力量,進行最大限度的拉伸、舒展、蜿蜒延長,達到充分的屈伸、開合。導致人體各個關節形體的鬆,形成太極拳要求的肢體伸長運動。(節節貫穿)


2.人體的兩肋、每根肋骨都能進行無限的舒展(綿綿撐開)和涓涓流水般地壓縮。導致兩肋如同手風琴的風箱,隨心所欲地開合、屈伸。達到人體的兩肋真正意義上的形體鬆。


3.人體整個脊椎,(從大椎到尾閭骨)每一節都能屈伸、旋轉,整個脊椎可以如同蛇體一般,自由自在地扭擺、旋轉。這才是人體、周身一體、徹徹底底形態鬆的關鍵所在!


必須從以上三個方面去做,而且,只能按順序1.2.3.一 步一步、一個環節、一個環節地去訓練,無法跳越,唯有實實在在、腳踏實地、不辭勞苦、持之以恆、長年累月的訓練,才能達到:一鬆無有不鬆、一動無有不動。 真正做到太極拳形體的鬆。(這也是太極拳從外形動到人體內動的全過程,缺一不可!更是太極拳運行過程中,必須,自始至終、無時無刻、無處不在的、“鬆”的 全過程!)


太極拳的心態鬆:

1.能很自然、快速地調整人體的呼吸,使人體的呼吸處於緩和、鬆弛、毫無拘謹的常態。這是人體心態在意念支配下的,意氣配合、放鬆的基礎功夫。


2.同 時,隨著呼吸趨於常態,使人體的心情漸漸寧靜下來,人體的心態也趨於平靜而放鬆這是人體在“鬆”的意念的控制下,有動至靜、又有靜而動,在動、靜、周而複 始的反反復複運行中,人體形態與心態同時處於綿綿不斷的、持續放鬆過程中,導致意氣、內動,日趨融洽,使人體的形態鬆與心態鬆,日復一日地形成默契的自然 結合為本能的一體.


3.隨著,人體形態的放鬆,人體的心態也越來越放鬆,漸漸達到真正清靜,進入到水如平鏡的忘我狀態,此時此刻,人體步入了真正的太極拳的心態鬆——氣功狀態的“淨”的境界——忘乎所以、不以為然、


久而久之,人體虛無縹緲,無所不為、無所為。


這才是太極拳的最高境界。


我之所以能得到以上的體會,完全歸功於五十餘年的氣功修煉;依賴于密宗的修煉;得益于良師益友的致命一擊,使我煥然一新;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修煉太極拳:靠的是如癡如醉的迷戀、酷愛;憑的是持之以恆、經久不衰、廢寢忘食的苛刻磨練;得益於笨鳥先飛的苦苦揣摩和老天恩賜的、對武術的秉性。


在中國武術的面前,沒有虛假、沒有投機取巧、更沒有天上輕易掉下現成的太極拳功夫,只有踏踏實實、謙虛謹慎、唯人是師、結友拜師,方可廣結碩果。

選自:http://www.chinesekungfu.com.cn/html/1401/e6a4751c-13a5-4175-b7d5-4fb2cbb28a26.htm



也談太極拳中的靜與鬆
作者:翟維傳
“靜”並不是靜止,不是沒有變化的靜,而是從動靜相生、陰陽相輔的辯證觀點出發,強調動與靜的相互轉化,是“動中寓靜,靜中觸動”,“靜”只是方法,動才是目的,這就是“以靜制動”。

“鬆”在太極拳中佔有重要地位,各武術報刊、雜誌對“鬆”的論述也已很多,但由於不同人所練功法不同、前輩傳授不同以及個人領悟能力不同等,均會對 “鬆”的認識產生很大差異。現就先師姚繼祖的傳授以及本人多年來練功的體會,談一談我對武式太極拳中“鬆”的認識,以求方家雅正。

“鬆”是武式太極拳非常重要的要領。“鬆”在武式太極拳中既是指身體放鬆,也是指精神情緒上的放鬆。放鬆的前提首先應做到心靜。李亦佘五字訣中講“心不靜,意不專,一舉手前後左右全無定向”,恩師姚繼祖在拳論中講靜的含義,包括三個方面:一是物我兩忘臻入化境的意識“虛靜”;二是安定沉著,從容不迫的頭腦“冷靜”;三是“氣斂入骨,周身罔間”的體勢“鬆靜”。這就是“一靜無有不靜”。能靜下來身體才能放鬆,在鬆靜自然的狀態下走架,才能使架式表現出來鬆柔、圓活、大方,如行雲流水,柔緩起伏,給人以優美的人體造型;在擊技中,太極拳講究“以靜制動”,即“靜以含機,動以變化”。武禹襄《打手要言》中指出,要 “視動猶靜,視靜猶動”。顯然,這裏的“靜”並不是靜止,不是沒有變化的靜,而是從動靜相生、陰陽相輔的辯證觀點出發,強調動與靜的相互轉化,是“動中寓靜,靜中觸動”,“靜”只是方法,動才是目的,這就是“以靜制動”。

在健身上做到鬆靜,能使人心氣平和,可使大腦及中樞神經得到充分的休息與調整,使陰平陽秘,氣血暢通,周流無滯,各種慢性病、職業病都可以從太極拳的鍛煉中得到很好的預防和治療。要達到太極的最高境界,應做到“鬆柔、鬆沉、鬆隨、鬆放”四步功法,現分述如下:

一、鬆 柔
“鬆柔”是太極拳功法中的要求,是對自身而言,是在運動時使身體進入鬆柔狀態。要想做到柔,首先要做到身體的放鬆,鬆是指肌肉的鬆開,而肌肉的放鬆又必須首先依賴於精神情緒上的放鬆,使精神情緒配合肢體進入鬆柔狀態,而不是鬆懈,一點力也不用。身體做到鬆柔可避免僵滯現象出現。

從太極拳的走架來看鬆柔,要求在運動時做到動作似行雲流水,舒緩飄逸,輕柔圓活,連綿不斷,這樣不但可以使演練者身心合一,融於天地,融于自然,達到物我兩忘、物我一體的境界,同時也使觀看者受到自然之美的感染,得到美的享受。真所謂“形美感目,神美感心”,這是其他拳種無法比擬的內修特徵。

太極拳的“鬆柔”無處不在,心靈修煉的仁、義、善是柔,行功時的鬆、穩、慢、勻、連綿不斷是柔;擊技中的“舍已從人、沾連粘隨、不丟不頂、隨曲就伸”也是柔。鬆柔做到身上是很不容易的,需要下一定的功夫。過去,老前輩常講“有心求柔,無意成剛”,可見,要想求得柔需用心去求。求剛比求柔容易得多,正如現時推手比賽中,多是因對方之力過大、過剛,而已因不能放鬆柔化,形成內滯外僵,造成相互抗力,比力,大多是力大者勝,力小者敗。如果能做到不卑不亢,徹底鬆靜,使對方之力無處著落,柔之妙法得心應手,方能由背轉順,反敗為勝,即可體現出鬆柔的重要,顯示拳論中所講的“以柔克剛,借力打力”之奧妙。

鬆柔在擊技中包涵走化、蓄勁、和粘依。王宗嶽論中講“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粘”。這裏的“走”的意思就是走化,是避其銳氣。如對方用剛勁進攻時,自己可用弧形動作予以接引,用腰腿的旋轉運動隨接隨轉,將對方的著力點引離自己的重心,消解對方的來勢,這即是以柔克剛。光有走化只能是被動的應付,只有在走化的同時配合粘依,才能變被動為主動,達到 “我順人背謂之粘”。王宗嶽論中“粘即是走,走即是粘”。從根本上指出了走化與粘依的關係,這就是互依互存,相輔相生,即陰陽互濟。

走化和粘依都是利用柔來實現的,雖然可以達到我順人背,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裏,但是還沒有給對方以打擊,只有將柔轉化為剛,達到以柔濟剛發放出來,才能表現出柔在技擊中的威力。從這一方面看,柔又是一種涵蓄,必須與鬆沉、鬆隨、鬆放相配合,將柔涵蓄到一定程度,隨著蓄勁的增加,最終由量變到質變,才可積柔成剛。正如武禹襄《打手要言》中所講的“蓄勁如張弓,發勁如放箭”,極柔軟,然後能極堅剛。

二、鬆 沉
“鬆沉”是太極拳術重要的功法,是過去不外傳之絕秘,是在完成身體鬆柔的基礎上,使體內意氣與肢體動作的配合,完成體內意氣圈的形成,達到內外相合之要求。鬆沉的達到首先應做到太極的身法含胸拔背、鬆肩、沉肘,特別要注重氣沉丹田和尾閭中正之身法,這是完成鬆沉的關鍵。鬆沉注重於體內,體內的活動是以神意氣來完成的。所以,首先要做到氣沉丹田之身法,丹田是穩定重心之源,是存養內氣之所在,通過不斷地練功存養丹田之氣使下腹充實,達到壯實命門培養中和之氣的目的,使中和之氣壯旺,打通任督二脈,使腰隙內勁大增,對養生與技擊都能起到良好的作用。而尾閭中正身法則是完成鬆沉的根源,是完成身體上下的組合,使意氣上下通達,通過任督二脈,促進體內中和之氣及意氣圈的形成。具體的做法是在完成含胸、拔背、鬆肩、沉肘等身法的同時,使氣沉于丹田,腰胯放鬆,尾閭前送,小腹上翻,意托丹田,命門後撐,使襠吊起,這時即可感到意氣隨著身法的完成,向下直達腳底湧泉穴,能使意氣鬆沉得下,下盤才能穩定,上身才能靈活,兩腳才能生根,發放時利用地面的反彈力,使意氣由下向上直達作用點,這即是體內意氣圈的形成。

因太極拳要求無論內與外,運動時都要求圓活。古時,老前輩叫做“劃圈”,又因太極拳是按古代太極拳之理,源以地球、月亮、太陽公轉與自轉的自然規律,順乎天地自然之法,根據天地陰陽之道而形成,由無圈(無極)到有圈(太極)而生陰陽。太極拳中的圈是身體行功中,九曲珠(兩肘、兩肩、一腰、兩胯、兩膝)同時運動形成的大圈、小圈、平圈,立圈、斜圈、順轉圈與逆轉圈等構成了太極拳的基礎功法。故武式太極拳要求在行功中周身內外,各肢節無不是圈的運動所構成)。所以,武式太極拳強調做到內外相合,即是先求四肢九曲珠圈的形成,再配合體內的意氣與肢體的協調,使鬆沉與發放在呼與吸的帶動下,完成身體內外圈的協調運作,在呼吸的配合上,在太極拳中“吸”為合,為化,為吸,為沉,為蓄;“呼”為開,為放。李亦佘論中講“蓋吸則自然提得起,亦擎得人起,呼則自然沉得下,亦放得人出,此是以意運氣,非以力使氣也”。由此可見,鬆沉功法的做到與身體內外圈的協調密切相關,不管過去與現在都是拳中不談之秘,知道的人不多,能做到身上者太少了。有的練了一輩子拳不知道什麼是鬆沉,什麼是懂勁。可見沒有正確的傳授和勤學苦練的精神,是很難進入太極之門庭的。

三、鬆 隨
鬆隨是在鬆柔、鬆沉的墓礎上,進而與對方摸勁的一種功法,是進入推手時自身對鬆柔、鬆沉、鬆隨的體驗。柔、沉、隨都是在鬆的前提下來完成的,拳論中講的“不丟不頂、舍己從人、沾連粘隨、隨曲就伸、引進落空、人剛我柔渭之走”等,都離不開鬆隨的配合。鬆隨是在交手時自身的一面,因太極拳在擊技上要求做到以弱勝強,以柔克剛,借力打人,所以說這是太極拳的擊技核心,是在柔和靜的主導下進行的,是道家“反者道之動”的方法論在太極拳擊技上的具體運用。

在擊技中鬆隨是一種手段,其目的即是為了克剛。鬆隨是有一定限度的,應在“隨”過程中產生粘依,才可以使對方在得力的進攻中變為被動,使身體在平衡的狀態下變為不平衡,這樣才能有進擊對方的機會。如在兩人交手中,對方用陽來,我必須用陰走,對方用陰走,我必以陽隨,這即是鬆隨中的不丟不頂、舍已從人、沾連粘隨的體現。可是,這只有鬆隨的一面,無法達到使對方失控落空、拔根之效果,必須在鬆隨的過程中配合粘依,才能達到陰陽相濟。這是進入懂勁的關鍵,正如拳論中講“走即是粘,粘即是走,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濟,方為懂勁”。在走與粘的變化中,走化為粘依創造條件,粘依為走化達到效果。兩者缺一不可。要逐漸達到粘走合一,只陰不陽起不到粘依的效果,達不到我順人背、得機得勢; 只陽不陰達不到從人走化、以柔克剛。

習太極拳應力求鬆柔、圓活、周身往復以神意氣為本,外操柔軟,內含堅剛。運動之功先去掉抽力,化硬為柔,然後積柔成剛,通過千錘百煉的功夫,自然能達到極柔軟,然後能極堅剛。鬆隨者為從人,粘依者為制人,交手時能做到鬆柔、鬆沉、鬆隨配合粘依,才能使身體自然順隨、下盤穩固、身體靈活無滯,才可省力、借力,達到引進落空、借力打人之奧妙。

四、鬆 放
鬆放是完成鬆柔、鬆沉、鬆隨後得到的最佳效果。太極拳擊技的特點,概括起來不外乎“以靜制動,以柔克剛,以慢打快,以小力勝大力”等,而這一切皆是在鬆柔、鬆沉、鬆隨的主導下進行的,這皆是道家“反者道之動”思想的具體應用。因事物的運動和發展,都有著向其相反的方向轉化的規律,太極拳把這一辯證真理應用於擊技實踐的戰略之中,是對武術理論的一大貢獻。

太極拳是根據陰陽學說和五行、八卦演變之法,結合人體內外運行規律,形成剛柔相濟,動靜相間的健身、防衛的獨特拳種,陰陽之變化在拳術運動中無時不有,處處從矛盾的對立到統一,達到陰陽平衡之效果,其內涵極為豐富,能由認識矛盾來解決矛盾,這便是太極拳的深奧所在。鬆與放在拳術中也是矛盾對立的統一,在擊技上,鬆是完成發力的前提,不是懈,是意識指導下的鬆,而不是無意識的鬆,無意識的鬆即為懈,太極拳要求做到體鬆而意緊,意緊是行功中內勁的修煉。放是內勁的形成,太極拳內勁是從鬆柔中練出來的,所謂內勁,即是以意念為引導及肌體的調和所產生的功力。功力是由鬆與緊的矛盾對立到統一而產生的。所以在發放時,必須周身放鬆,才能實現賴體的緊,只有當身體的肌肉與體內的意氣同時協調起來時,才能真正發揮出人體的巨大能量,如精神緊張,必然導致肌肉僵緊不能放鬆,動作就會反應遲緩,也無法與體內意氣相配,這樣肌肉就不能鬆柔、富有彈性,就不會產生快速強大的爆發力,就有礙技術動作的發揮而且給心臟造成壓力,不利於生理健康。所以,要正確的進行太極拳訓練,訓練得法能調節機能,平衡陰陽,養先天之元氣,補後天之不足,使人體精力充沛,身體強壯,更主要的是使身體從僵滯中解脫出來,使各部肢節放鬆,去掉肢節的局部動作,達到周身一家、渾圓一體、一切服從於整體。

鬆在擊技中不是目的,而是為了更好地完成緊。緊不是僵,是在發力的一刹那,神氣調動周身的運動,配合鬆柔、鬆沉、鬆隨功法,利用地面的反彈力及丹田之高壓所產生的爆發力,可達到意想不到的擊技效果。鬆與放 (緊)是精神意念的發揮,能形成身體的良性迴圈,對人的肌肉有積極的調和作用,既能養生、保健祛病,又能使周身均整協調、發揮良能、防身自衛。所以說,鬆與緊是拳學的中樞,就看自己怎麼樣去訓練和認識了,認識對了,即可登堂人室,認識錯了就是終生無望。正如王宗嶽太極拳論最後講“本是舍己從人,多誤捨近求遠,所謂差之毫釐,謬之千里。學者不可不詳辯焉,是為論。”
選自:http://www.hntjq.com/Article/ysllljs/200803/1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