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登錄網址:太極源流  --  「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
太極源流 經典拳論 佛說禪語 經典文集 太極佛堂 身心靈之科學探索 太極小說 內家拳舊聞
歡喜堂 覺悟堂 智慧堂 自在堂
太上老君說常清淨經白話解說
清靜經全稱<太上老君說常清靜妙經>或<太上混元上德皇帝說常清靜經>在<正統道藏>洞神部。本文類,一卷,三百九十餘字,是道教日常持誦的功課之一。洞神部,玉訣類收有諸家註本多種。

老君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
白話章解
老子說:〔大道本來無有形象,但是能夠生育天地。本來無有情感,可是能夠運轉日月的週流。本來無有名稱可以標記,但是能夠燮裡陰陽,生發消長養成天地間的萬物。如此玄妙,我不知道他的名字是甚麼,又怕後人無所是從,就依據天理來推測,起了一個定而不可移的名字就叫做道。〕


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天清地濁。天動地靜。男清女濁。男動女靜。降本流末。而生萬物。
白話章解
這包羅萬象的道理,無微不至,無所不含。也有純潔,也有渾濁,也有動機,也有靜意。不過在祂沒發現出來的時候,憑俗人的眼光,是察不到的。到了生育天地,纔知道天能週行不息,地能載物不。到了生人的時候,纔知道男秉乾道而成,所以為清為動,女秉坤道而成,所以為靜為濁。一切動靜清濁的真理,都是由根本上分賦下來。陰陽相感,真理寓呼其中,自然會生出天地間的萬物來。


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白話章解
這玄妙無邊的大道理,就含著清濁動靜。可是細心追究輕清的天還是重濁之地的起源呢?因為九重宗動天,本係一氣流行而屬於動,可是確為地靜之基呢。人若是能夠至誠無息的常清常靜,自然連天地都要歸納在你的本性中呢。


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慾牽之。
白話章解
上天所賜給的元神,本來是純潔無染,虛空無礙的。因受到人心的擾亂,而將靈明的元神給矇蔽著了。人降生後的初心,無嗜無慾,也是很安靜的。因漸漸的長大起來,知識漸開,薰陶漸染有了私慾之念。受到俗情物慾的牽動引誘,便將人心驅使的如失疆之劣馬了。

常能遣其慾,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慾不生。三毒消滅。   
白話章解
如果能夠永久地將一切私慾雜念格除了去,人心自能平靜不妄動了。心不妄動,再加上清澄的功夫,元神自能洒洒陀陀,虛空寂靜,一點掛礙也沒有了。不用再去造作勉強,色ˋ聲ˋ香ˋ味ˋ觸ˋ法,決不會再發生出來。貪ˋ嗔ˋ痴,也就消滅的無蹤了。 
  

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慾未遣也。
白話章解
能字含有深遠的意思。如其能的時候,則可以一性圓明,復合無極。不能的原因,是因為心中的雜念還沒澄清,私慾沒有除盡的原故。

故能遣之者,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無,唯見於空。
白話章解
能夠遣除物慾的人,回光返照,內觀自心連心也沒有了,那還有什麼慾呢?外觀其形連形也沒有了。遠觀其天下的物,連物也沒有了。心ˋ形ˋ物既然都沒有了,唯能顯現出來的,只有自己真空的自性。心ˋ形ˋ物其沒有的原因,是自己一性圓明,超然物外,不為浮俗所繞,明暸身心幻境,萬物無常,不被聲色所迷,朗然天真妙意得存。這樣玄之又玄的性理,真是不能一言而盡其義呢?


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慾豈能生,慾既不生,即是真靜。
白話章解
上章所說的,〔三者既無唯見於空〕。這個〔空〕乃是空洞一無所有了。若是能空到極點,無所再空了,所餘者即是一個〔無〕字,然而這個〔無〕字,亦應用功夫把他沒有了。到此地步,連這個〔無〕字的功夫都不應存在。因為有所住,即不為真空,如何能生妙有呢 ? 既然〔無〕的名字〔無〕的功夫都沒有了,這時方算入於清幽長久的安靜呢。但是寂靜到了極點。亦不知其所寂了。亦不知其所寂了。此時的心性,已然離開塵俗的境界。私慾雜念,怎能夠再生起來呢 ? 私慾雜念之心,既然不能再生,這纔是真實的清靜呢。
          

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
白話章解
用那真常不變的理,來應付萬事萬物,能夠真實不虛的去作,便能得到萬物的性理。不但是平時如此,即便應於萬事,亦是事來則應,事去則靜。果能這樣的平靜,自強不息的作下去,便能永長虛空無礙寂然安止的不妄動了。


如此清靜,漸入真道。既入真道,名為得道。雖名得道,實無所得。為化眾生,名為得道。能悟之者,可傳聖道。
白話章解
既然是達到如此的清靜,就可以漸次的步入真道了。既然得入真道的門徑,便可以說是得著真道了。雖如此說,卻乎毫無所得。還必須普化有情,同登彼岸,方可稱為得道的。能悟透了這個道理的人,纔可以傳佈聖人的心法呢。


太上老君曰,上士無爭,下士好爭。上德不德,下德執德,執著之者,不明道德。
白話章解
老子說 : 〔上等的賢人,因他深明大義的,故沒有什麼爭貪。下等的愚人,因執著己見,不察情理,總士好起爭貪。上等有德的人,行了有功於世有恩於人的事,還不以為是德。下等無德的人,有心積德,作一點有德的事,便要自持有德了。因他是不明道德的真義呢。〕


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為有妄心。
白話章解
現今真機普渡,道降庶民。凡是善男信女,皆有得道的機緣。然而眾生仍是認假不認真。推其原因,惟有妄心所致。因妄心一動,道心難現,離道很遠,所以不能得真道呢。


既有妄心,即驚其神。既驚其神,即著萬物。既著萬物,即生貪求。既生貪求,即是煩惱。
白話章解
上章說的眾生不能得悟真道,就是因有貪妄之心。一有了貪妄心,就要驚動那喜動而不喜靜的〔識神〕。識神被驚,心意外馳,便要著於萬物了。既然接觸了萬物,就要生出不想離開,而要索取的心。但是天下的事,那能盡如所願呢 ? 如果求之不得,立刻就是無窮的煩惱。 
 

煩惱妄想,憂苦身心,便遭濁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      
白話章解
對於萬事萬物,如有求不得的時候,便會生出煩悶惱怒的事情來,由煩悶惱怒中,便要想入非非,妄念一動與身心添了無窮的憂愁和苦惱,便要遭受到許多的污濁恥辱。惹得飄泊下流,轉變生死,永久沉淪在無邊的苦惱境遇中,永遠的迷失了真常不朽得道呢。           

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靜矣。
白話章解
真實不虛,常久不變的聖道,能夠有悟性的人,自然會得著真意。得能悟透道理的人,便能永久皈依清靜,不生不死了。


仙人葛公曰:〔吾得真道,曾誦此經萬遍,此經是天人所習,不傳下士,吾昔授之於東華帝君,東華帝君授之於金闕帝君,金闕帝君授之於西王母,西王母皆口口相傳,不記文字,吾今於世,書而錄之,上士悟之,昇為天官中士,修之南宮列仙,下士得之,在世長年,游行三界,昇入金門。〕

左玄真人曰:〔學道之士,持誦此經者,即得十天善神擁護其身,然後玉符保神,金液鍊形,形神俱妙,與道合真。〕

正一真人曰:〔人家有此經,悟解之者,災障不纏,眾聖護門,神昇上界,朝拜高真功滿德就相感帝君,持誦不退,身騰紫雲。〕
資料來源:http://www.lkna.idv.tw/shdk/intro7103.htm



心經三種解釋
《一解》
學佛之人,當修「般若」智慧,方能離苦得樂,解脫自在。這是一部教導行者,離相破妄,悟得真心的經典。

如《金剛經》所言:「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的道理一樣。不要只看外在的經文,而要觀照內在的心經,才能識得此經之真義。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行者,應時時如實觀照身心世界,「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日久行深,必能如菩薩一樣,達到自在解脫。

由於工夫下得深,而「照住」得定,以達到「照見」本性,明瞭五蘊心色二法,幻化不實,皆是空無自性的假相,故《金剛經》所言:「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明白這樣的真理,就不再起妄想、執著,故能度脫一切苦厄,而大自在。

舍利子!
行者,莫以為照見五蘊皆空,就掉入斷滅空,《金剛經》言:「於法不說斷滅相。」此是真空生妙有,妙有不礙此真空。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一切現象作用,不離開本體,因有性空的理體,故能產生緣起的妙有,故六祖言:「一切萬法,不離自性。」
然性空的理體,也藉緣起的妙有,方能顯現,故六祖言:「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緣起的現象,當體即空,故六祖言:「一切即一。」空含一切山河大地,心包太虛,故六祖言:「一即一切。」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受想行識」亦因緣所生法,故我說即是空,只是假名「五蘊」。若能明白「色」、「空」的真義,則不落空有二邊,即能契入中道實相。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法華經》言:「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故言:「諸法空相。」所以諸法實相之「體」,本無生滅,故六祖言:「何期自性,本不生滅。」其「相」,本無垢淨,故復言:「何期自性,本自清淨。」其「用」,本無增減,故又言:「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
六祖言:「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四大假合,五蘊本空。

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而六根、六塵、六識,合起來為十八界,皆是五蘊的延伸,既然五蘊本空,故十八界體性亦空。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二乘人,我執已破,法執尚存。故緣覺乘,不可執所悟之十二
因緣,其法本空。

無苦、集、滅、道。
聲聞乘,也不可執所悟之四聖諦,其法亦空。

故《金剛經》云:「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二乘人不執,方能超凡入聖,故須菩提云:「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無智亦無得。
菩薩乘,仍不可執所行之六度,不可取所證之佛果。故《金剛經》云:「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菩薩已離諸相,方名菩薩,故復云:「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此「智」,為六度;此「得」,為佛果。菩薩乘,依六度而行,但不可執法相,故《金剛經》云:「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亦不取所證之果,故復云:「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既是如此,佛當初又何必說三乘法呢?《法華經》言:「諸佛出於五濁惡世……劫濁亂時,眾生垢重,慳貪嫉妒,成就諸不善根故。諸佛以方便力,於一佛乘分別說三。」是眾生深著五欲,邪見障重,故佛才以方便力,為求聲聞者,說四聖諦;求緣覺者,說十二因緣;求菩薩者,說六波羅蜜。

但佛最終的用意為何?《法華經》言:「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此事是什麼呢?又言:「諸佛如來但教化菩薩,諸有所作,常為一事,唯以佛之知見示悟眾生。」

何謂「佛之知見」?六祖解釋:「佛知見者,只汝自心,更無別佛。」更勸大眾「念念開佛知見,勿開眾生知見。」

又如何「開佛知見」?六祖再言:「若能於相離相,於空離空,即是內外不迷。若悟此法,一念心開,是為開佛知見。」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因「無所得」,才「有所悟」。《金剛經》云:「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空有無住,方可入佛知見。

悟「諸法空相」的大菩薩,是依般若智慧,而得自在。已無能礙的心,所礙的境,能所雙亡,心境皆泯,而究竟解脫之人。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不但菩薩如此,就連三世諸佛,都是依照般若妙法而修成佛果,證得究竟圓滿智慧的覺者。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 
故知般若之法,妙用無窮,故六祖言:「我此法門,從一般若生八萬四千智慧。」般若神奇妙用,可轉煩惱為菩提;般若大開光明,可化無明為覺悟;般若無上至尊,可為諸佛之師;般若無法可比,無法可喻。

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
若能依此行深,必可照見五蘊皆空,故能除一切苦厄。如是因,如是果,這是真實不虛之事。

但非每人都有這樣的根性,故觀自在菩薩慈悲,為末法的眾生演說一種「般若波羅蜜多咒」,如能真信去受持,直到一心不亂,亦可得解脫。

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去吧!快去吧!到達解脫的彼岸,不要留戀此五濁惡世。快去彼岸跟清淨僧眾們在一起修行,到達彼岸就可不退轉,故很快都能成佛啊。
《二解》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我們為何不能瞭解自己的心?為什麼時時不能自在?要怎來修行用功,才能親見身心的真相?若無法明白,則我們永遠會被此身、心、世界所影響、所牽制、所束縛,而不能離苦得樂,解脫自在。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生命的真相到底是什麼呢?原來身體及一切現象,是不能離開空性的;因為有空的作用,所以身體才可以生長活動,言語表情,萬物方可欣欣向榮,百花齊放。所以,我們的身體及世界的萬有,其本來就是空體所產生的一切現象,連我們心的感受、想法、意志行為、思想觀念、意識型態,也都是如此。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不但我們的生命如此,原來宇宙、人生的真相,皆是空的展現:空之性體,本是如此,豈有生滅可滅;空之現象,本來無相,豈有垢淨可染;空之作用,聖凡一樣,豈有增減可分。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
當我們體悟到空的真理時,已經不再被身心所束縛,外面的世界所迷惑,亦不會害怕生老病死,和被煩惱所困擾,一切的痛苦自然止息;也沒有什麼妄想,認為自己開悟或是得到什麼智慧,或有什麼境界。


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不但我們如此,一切的覺者也因空的平等智慧,而心無絲毫的罣礙及恐怖,因為他們已明白真相,故遠離以往所有錯誤的想法、看法、作法,而獲得究竟解脫自在了。不論過去的成就者、現在的成就者、未來的成就者,也因此空的平等智慧,而完成圓滿的生命,展現出高尚的情操,以及無私的犧牲及奉獻。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  波羅揭諦  波羅僧揭諦  菩提薩婆訶。
因此,空的大智慧,實在不可思議!誰能領悟,則當下除卻一切苦難。此智慧人人皆有,等待我們每個人去學習、思惟、實踐,只要不放棄,終有悟道的時候。

《三解》
觀自在菩薩,
偈頌:修行本自在,用心觀其性;識心得見性,自覺當覺他。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偈頌:智者當心行,日久功夫深;心若無所住,其意自清淨。

照見五蘊皆空,
偈頌:時時常觀照,自見本性空;五蘊皆不實,身心因緣起。

度一切苦厄。
偈頌:若悟本無我,當下度苦厄;無人來解脫,無法能束縛。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偈頌:色身從法身,法身展色身;緣起因性空,性空可緣起。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偈頌:二身原一身,性相本一如;迷人執空有,悟者遣兩邊。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偈頌:色法且如是,心法亦不離;一假一切假,一真一切真。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
偈頌:有為無為法,一切畢竟空;若無自性空,何能生萬法。

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偈頌:空性無生滅,其相無垢淨;在聖亦不增,在凡亦不減。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偈頌:身心本空寂,根塵識亦是;遇緣隨照用,善觀諸法相。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偈頌:無明本來無,迷人自無明;生死本無生,愚人自生死。

無苦集滅道。
偈頌:無因不得果,無苦不須滅;心若無生滅,常樂自我淨。

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
偈頌:於相無所住,能生般若智;於果無所得,自證菩提道。

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偈頌:菩薩離諸相,常行無住行;心無罣礙故,自在乃解脫。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偈頌:三世十方佛,法界一切眾;一念心覺悟,菩提果自成。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偈頌:般若自性起,真實不虛假;心量不思議,此咒無能比。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 波羅揭諦 波羅僧揭諦 菩提薩婆訶。
偈頌:若依此心經,速能到彼岸;自悟自修行,自證無上道。

五蘊,即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色,即物質軀體;受、想、行、識,即心理活動;蘊,積聚虛妄物塵念相、執著顛倒以為真實而遮障真如本性之意。也就是說,因對物質與自我的錯誤執著認知,從而使人迷失了如如自淨的本性,這物質和自我對人本性的遮障,可以從色受想行識五個方面來剖析解釋,故稱“五蘊”,合起來就是身心——人人都說的“我”以及相關聯的“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