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登錄網址:太極源流  --  「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
太極源流 經典拳論 佛說禪語 經典文集 太極佛堂 身心靈之科學探索 太極小說 內家拳舊聞
太極拳與書法 林老師開講 太極名家論靜 內家功夫 太極名家論鬆 百家爭鳴 太極名家論空 太極拳與中醫 打坐
中醫與武術 醫學報導


《一位醫學工作者談內家拳到底練什麼》(轉載)
在很多人心中一談到內家功夫,一下就會聯想到內力,內勁,內氣等等,其實,內家和外家練的主要的是一個東西,只是方式和功效不同而已。

為何這樣說呢?李仲軒文章中對尚雲詳崇拜的言辭中提到尚雲詳有梳理拳路的本領,就是知道拳的勁力的根源和功效,什麼東西知道了根源,就知道了如何認識它,如何去引導它,那麼,我們的內家拳到底練的是什麼呢?

由於我是一個剛剛開始練拳的初習者,沒有什麼功夫,更沒有什麼名氣,說出的話可能不會具有什麼意義性,但是我還是想讓和我一樣的初學者少走一點彎路,因為這不是我憑空想像的,是我的這9個月整的每天沒有停頓的站樁和試力的體會,或者稱體認。

看到很多人包括一些拳家的文章中提到什麼讓肌肉什麼伸肌什麼縮肌的什麼狀態的,我即佩服他們的鑽研的勁,又替他們的自相矛盾悲哀,為什麼呢?既然提到了肌肉要放鬆,還什麼伸肌縮肌的幹什麼?不是自相矛盾是什麼呢?

其實,肌肉放鬆是絕對正確地,只有這樣才能感受到俗話中說得「 筋」的存在,現代醫學中稱韌帶和肌腱的組織,是這東西爆發出的力量,在拳學和搏鬪狀態中,普通的肌組織只是一種儲能的軟組織而已,根本不是力量的源泉,這一點,一半以上的人需要換換思路了,不要以為一切力量都是這肌那肌出來的,如果這樣想的話,估計一生只能練到明勁的階段,當然,現在的拳家中,絕大多數還是拙力佔大部分,練暗勁的地步也到不了,這樣說土氣了,應該說到不了暗勁的境界,更何況化境?

言歸正傳,在醫學解剖學和生理學中,俗話中說得筋,就是韌帶肌腱等,是一種張力感受器,什麼是感受器?感受器通俗的講就是能感受外界刺激後發生生物感應的器官。初中時我們就學過,當手或身體的某個部位碰到燙的東西或被尖銳的東西刺到後立即縮回,然後才感到疼痛,也就是人們所說的下意識,或本能的反應,為什麼成本能反應?是因為這是由低級中樞系統做出的不經過高級中樞大腦皮層而自發的一個傳到通路做出的反應,這個反應回路是:感受器(手或身體某部位)-傳入神經-神經原(在控制相應部位的脊髓內的神經原,非大腦皮層)-傳出神經-效應器(手或身體某部位的韌帶,肌腱和肌肉),發生這樣的低級反射,所以說,越是低等的由脊椎動物本能發應越於強烈,因為低級有脊椎動物的大腦不發達,越不發達越不容易受到不利因素的干擾(有的說法是內家拳要把人練回到原先的動物性,貓就是頂尖的內家高手)。但是人,大腦太發達了,做事情的時候有約束力是好的,但是喪失了絕大部分的先天的胎兒時期混沌般的本能發應,所以,出生6個月內的嬰兒抵抗力很好,6個月後,慢慢的有了自主意識後,相應的開始愛得病,西醫稱作是6個月內有母體帶來的先天免疫力,免疫球蛋白IGg和 IGm都比較高的水平,6個月後逐漸降低。這一點我不多說了,只捎帶一下。

所以,站樁一定要站到混沌無我時才能真正的慢慢求得良好的先天本能力,剛才說了,韌帶肌腱等,是一種張力感受器,既然是張力感受器,想當然,能使它產生反應的條件自然是外界給予力時,自身的韌帶發生了形變,這時,張力的改變促發了低級中樞本能的發力,既快,又准,又有力量。

說到這裡,有人可能不理解:外力施加時當然有反應了,肌肉也能呀?不錯,肌肉是能,但它只是其他外界刺激的感受器,唯獨韌帶肌腱等是張力感受器,這樣說吧:當站樁時,要求肌肉放鬆,越是放鬆越能感覺到除去肌肉外,在其深部的韌帶肌腱的存在,在即肉鬆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彷佛肌肉皆無,但全身如有鋼筋支撐,這才是真正的筋撐,如果功夫到了一定程度,這種狀態在試力,試力就是把樁功感覺在每一個即時速度上,就是那種欲止又行,欲行又止的情況下都讓樁功的感覺存在,以至於到操手時也是有這種狀態。為什麼要這種狀態呢?因為:再重申,筋是張力感受器,這個狀態下,微微的一點「形變」就能影響到這張力感受器,就是使張力變化,一變化就有反應,即使是眼睛看不到,或黑夜中,也是靠這一點點欲變未變,不變又變的形變激發相應的脊髓段的低級中樞反射,做出迅雷不及掩耳的奇速巨力來。

試想一下,人的手指上如果拿刀把肉剔下來一共能有多少肉?還不如半個屁股蛋子肉多,但是手指的力量大的普通人能把核桃捏碎,我現在就能,這力量是靠肌肉嗎?是靠筋,所以說爪為筋之余一點不假,筋壯的第一表現就是爪指的力量大小,所以,很多練功有素的拳家沒練鷹爪功,但是常說爪指有一種奇妙的力量,這就是長筋力,長勁力,長功力的表現。有的人覺得自己小腹很充實,好像有了多少功力似的,但是指上沒力,這根本就是自欺欺人的表現,嚯哈哈。這一段是讓大家明白內家拳練肌肉的誤導。

植物人,就是沒有自主意識和運動能力的人,時間長了全身肢體很僵硬,別人兩個手使勁的掰也很難改變形狀,這就是在沒有自主意識的情況下,全身的肌肉在已經萎縮的情況下,筋反而更挺實。人死後的一段時間裡全身發硬,這也是腦死亡後沒有了意識後的筋的張力增加。所以,站樁,一定要站到無我相後,全身肌肉組織放鬆徹底後才能真正的長筋力,長功力,長內力,否則,還是拙力,這就是薌老所說的,全身不能有一絲的肌肉緊張,但是薌老並沒說筋不能緊,筋不會緊哪能有內力?所以,薌老說得鬆而不懈是指肌肉鬆了讓筋撐著,緊而不僵是說讓筋的張力起作用肌肉不能硬,既:鬆而不懈,緊而不僵。

說白了,內家拳法,就是練筋之法。

所以,後來尚雲祥前輩在郭雲深前輩晚年指點關竅後悟出了動靜有別,所以,李仲軒說得東西是真言,薌老也是郭老晚年的徒弟,在郭老晚年靜心歸納後傳給了薌老,可以這樣說,晚年收的弟子一般來說都比教沾光,因為那是上一輩一聲精華的濃縮。

所以說,薌老晚年說的得其真道者他的徒弟中幾乎沒有,也是有其深意的。

改講的話基本上說完了,但是,又很多人還是應該有很多的問題,比如說,外家練肌肉的,練拳擊的都不行了嗎?都不是真本事嗎?非也,上面提到了,練功練的是筋,一般的老拳家到了晚年練功看不到形練,就像尚雲祥,走一圈就是練功,其實,只要時刻有全身筋的張力感就是在練功,開始為了找「拳勁」,就是找筋力的存在,可能動作大,付出的多,但是一旦找到這種狀態,形微微一變分毫,就能讓筋力找勁,找功態,就像讀書,開始時大聲的被,使勁的記,一旦融會貫通了,就把書讀沒了,什麼知識若有若無,做題沒有了公式,但一下筆就是最佳,一切無可無不可。既所說的境界。

練外家和拳擊等也能練就內家拳一樣的力量出來,他們也是在肢體帶動的情況下流很多很多汗的情況下找到筋力的存在和感覺的,練拳擊也需要找彈性,這一點我略知皮毛。

但這種練法是肌肉帶著勁練,使全身的各臟器組織大量的代謝損傷換得,即使是到了泰森的拳力,也已經使各臟器組織的損傷不能挽回,這只能使人過早的衰老短命,李小龍可能既是個例子,當然,練外家和拳擊未必都短命,但是,壽命長了,功夫卻長不上去了,另外,內家拳有素者,60~70歲照樣功力篤厚,打人照舊,但是外家拳和拳擊者這個年齡有幾人還能和練家子(內家拳)比劃?

所以,內家拳,就是在保證各髒器組織正常化的情況下專門練筋,練力,巧妙之學,非一般人所能明白,所以,內家拳,練者多,成者少,主要是不得法,更主要的腦力不夠,薌老之聰慧,萬人中難得其一。

但內家拳並非說不能練肌肉,站樁開始時的全身酸疼就是在練肌肉,只有當肌肉組織的力量足夠支撐身體讓身體能靜下,甚至是在肌肉支撐沒有絲毫的勉強時才能靜心的體會筋的存在,所以,很多的朋友平時站樁光找感覺了,忽視了皮肉的鍛煉,以至於好像越練內家拳越沒力氣一樣。

易筋經上說的很明白,內在的精氣神靠軀體包裹承載,皮肉不堅,難存三寶。所以,內家拳只是說練功的時候不讓肌肉緊張,但是沒說平時不讓跑步,跳繩,活動等,在這方面,形意拳做的相對好一點,五行拳,做出形來,同時隨著筋力的增加,樁功狀態的完善,五行拳由拙力逐漸帶起內勁來,既練形,又練意,這樣可以保證晚年時的本力能作自我生活料理之用,

所以,我每天早晨起來先練形意拳的劈拳,練的微微出汗,休息飲少量的水,平靜後開始站樁,效果非常好,但注意的是不要把身體來透支性訓練因為細胞的代謝分裂次數是一定的,容易衰老得快,這個理論我幾個月前告訴了我的一個摯友,比我晚練3個月的大成拳,但是他的功夫長的很快,他說因為他知道要練什麼了,就少走了很多的彎路,鬆著肌肉,靜著精神,同時帶入試力,效果非凡,至少我的朋友是這樣。所以,動靜有別,這不是沒道理的話,靜中求得的東西帶到動中,就是內家拳。說得容易做著難,希望我們大家共勉,互助,東西是一一交換還是一,但是知識是意義交換都得二,粗淺的道理我就不多說了。

漏掉了一句,老輩人說得筋騰膜,其實就是讓真正力量的源泉組織韌帶肌腱練狀,練厚,練寬,練到鼓出肌肉層,李仲軒說得虎口的腱子肉其實就是肌腱,韌帶,而非表皮的肌肉嘎韃子,全身到了到處突突時,就是筋在長,好現象,這種情況也如李仲軒所說,突突沒了再突突,反復幾次,就是全身的筋縱橫交錯相連,到了暗勁的境界,離化境不遠亦。

其實骨頭重的原因是「練精化氣」的結果,人的性激素不但可以使蛋白質增加,就是使肌肉的彈性和質量增加,還可以刺激腎上腺的分泌,還可以刺激骨髓和骨的質和量的增加,所以很多人房事過多造成貧血,就是性激素的相對不足造成一系列的包括骨髓造血功能的降低,很多的外家和劇烈運動者,不能有效地利用,在即肉過多的運動中消耗掉,不能有效地轉化如骨髓的和骨的質和量的增值,性激素的增加,才能是低級中樞控制生殖系統的腰段神經原興奮度增高,繼而覺得小腹充實,另外,腰段發出的一對粗大的神經,支配下肢,在站樁時,下肢有效地鍛煉,也有效地增加了腰段的脊髓活性,使腰椎脊髓段支配的內臟植物神經,包括生殖系,分泌旺盛,繼而再生發骨,骨重筋才靈,筋長力才大,沒說肉多力才大的。所以,站樁時間不久的人,都覺得性能力很強,這是正常現象,把這種衝動轉為平靜,就是長功夫的必要條件,到了量變到質變的程度,才能隨時有功夫在身的境界,就像涼水,不燒開永遠不能就開水,燒開了,就是涼了也是涼開水,喝了也不會拉肚子,只是舉個例子而已,勿笑話。

虛領頂頸,頭腦平靜,有助於開發智力,腦筋也是需要練的,當然,學習是一個笨方法,最好的還是靜悟,所以,真正的武學學為重,無所不練。悟性沒提高也不能叫功夫高。

就站樁來說,包括精神和肌肉,真正的鬆下來後才能感到內在真正的緊,真正的較勁,站到酣處時可以有意識的去做若有若無的形變,更能體會內部骨骼肌和腱器官的緊,肌肉組織容易萎縮,但腱器官組織相對的不易萎縮,這也是為什麼老拳家們老年肌肉並不健壯時依然能發人的原因。

以上謬論權當各位同道參考,一家之謬言,不能登大雅之堂,真誠的希望高人批評指點,同道提出更寶貴的意見來共同商榷。
選自:http://zenpower.pixnet.net/blog/post/58014981-%E4%B8%80%E4%BD%8D%E9%86%AB%E5%AD%B8%E5%B7%A5%E4%BD%9C%E8%80%85%E8%AB%87%E5%85%A7%E5%AE%B6%E6%8B%B3%E5%88%B0%E5%BA%95%E7%B7%B4%E4%BB%80%E9%BA%BC
選自:http://tieba.baidu.com/p/2752609178





轉載:以醫學觀點詮釋太極拳的一些要領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e1562d0102f498.html

作者張桂森醫師(台灣)
自從沉迷於太極拳以來,經常沉思太極拳與醫學的關系,為何拳經拳論要求要如此做,是甚麼道理?如果不依照這樣做,又是怎樣?

許多許多的問題一直縈繞在腦海中,每每在練拳之際,或閑暇之時均試圖去銓釋,雖參考坊間書籍,多為如何練拳,抑或以經驗解說拳經拳論,少有以醫學觀點來解釋太極拳之文章,雖花費多時埋首於有關書籍,但獲益有限。

在今日一切講求以科學為證據的時代,試圖以科學的方法來詮釋拳經拳論,和一些前輩大師所論及的一些要領和經驗之說,以期使自古被視為神秘面紗的秘笈得以揭曉,也昭示後學者了解個中原因,調整自己練習時能多所體會,以合乎這完全科學的珍貴拳術。

晚輩雖習醫但習拳時短,又忙於私事,加以未能經常得老師矯正,本身拳術仍須改進之處尚多,但希望以醫學觀點試圖銓釋一些太極拳要領,這種想法心存已久,最近在一次偶然機會中與台中養生會蕭鬆瑞教授論及此想法,得到共識,又受到鞠鴻賓老師的鼓勵,要晚輩寫出,以供參考,乃以如履薄冰之心,斗膽試之,其中有許多臆測及錯誤之處,仍需前輩師兄師姐們指導斧正。

1.虛靈頂勁 尾閭中正
此篇試圖以生理學、解剖學的角度去詮釋,是一種新的嘗試,也猶如以管窺天,雖然其中仍有許多疑點,仍未能有滿意的詮釋,希望藉此拋磚引玉,有賴諸位前輩以更多不同的觀點與角度來詮釋太極拳,使這珍貴的拳術得以更發揚光大。

太極拳是一種全身的運動,各個要領要同時表現於全身,打起拳來,才能體現太極拳特有的優美氣質。今為說明起見,須拆解開來,分別逐項解說,使練拳者先了解每一項原理,才能知道如何修正自已,逐一體會,最後整體表現出來,使自己的太極拳更有拳味。

先談「虛靈頂勁與尾閭中正」兩大要點,在上是虛靈頂勁,即頂頭懸,猶如在頭頂有繩懸梁,就是把頸椎、胸椎盡量向上拉直;在下則是收尾閭,使尾閭中正,也就是將薦骨尾端向前上方收。

這是要使脊椎拉直(註一),則腦脊髓液(註二)的循環道路較為筆直,流動則會較為順暢,速度也會較快,在這如此情況下,腦與脊髓也會受到較多腦脊髓液的滋養,也較易帶走廢物。 
因為要使腦脊髓液循環增加,首先要把腦脊髓液循環的道路拉直,則須把頸椎、胸椎盡量向上拉直,下面則是將薦骨尾端向前上方收,使馬尾的部分拉直,如此整個脊椎骨成一垂直線,就像是回復到嬰兒時期筆直的狀態(下圖)。若覺得批註部分太深奧,則請只看正文即可。)

註一:人體的脊椎骨(vertebral spine)總共約33塊,分為頸 椎(cervical spine)7塊,胸椎(thoracicspine)12塊,腰椎(lumbar spine)5塊,薦椎(sacrum)5塊,尾椎(coccyx)則是由4小塊融合為一塊。

在胎兒時脊椎是向後彎曲(上左圖),出生後到約兩歲前脊椎骨成一垂直狀,長大後因為直立行走加以內臟器官相對地變大,使脊椎骨形成弱S狀,即胸椎、薦骨向後突出,腰椎向前突出。

註二:腦脊髓液(cerberospinal fluid, CSF)它是一種無色無味,像水一樣清澈透明的液體,是供給腦與脊髓的營養液體,就如血液循環於身體,供給組織養分一般,它的成分大約是血漿(plasma)所含的三分之二物質,包括葡萄糖、蛋白質、電解質等等物質。腦脊髓液是由位於側腦室(lateral ventricle)與第三腦室(third ventricle)中,由微血管形成的脈絡叢(choroid plexus)裡滲透出來,先從側腦室裡分泌產生,經室間孔(foramen of Munro)流出到第三腦室,大腦導水管( Aqueduct of Sylviu ),第四腦室forthventricle),通過正中孔(Foramen of Magendie),側邊孔(Foramen of Lusschka) 流入脊髓,向下流註到馬尾處再向上回流,再經脊髓、腦,最後回到頭顱裡,由硬腦膜形成的矢狀溝(sagittal sinus)或橫狀溝(transversal sinus)中的蜘蛛膜粒(Arachnoidgranulation)裡的微血管叢,再流回靜脈。但是有一小部分的腦脊髓液會經由顱神經與脊髓神經周圍的小管,進入淋巴液回到靜脈。腦脊髓液在成人的腦與脊髓中大約有150-180㏄,事實上每天有400-550㏄腦脊髓液可以從脈絡膜叢濾出,循環於腦、脊髓。

如果神情平靜 (神宜內斂),全身放鬆,血管自然擴張,血液由心臟經頸總動脈,內頸動脈,中大腦動脈,到腦室內脈絡膜叢微血管的血流量會增加,則腦脊髓液的滲出也會增加,配合腹式呼吸則更可加速腦脊髓液循環,因為腹部壓力增加時,如用手壓按腹部或咳嗽,則腦脊髓液壓力也隨之升高,如此腦脊髓液的循環也會受到影響。正常的腦脊髓液壓力為80~180㎜水柱,當腹壓升高時可以增加20~60㎜水柱,以此觀點推論若以腹部呼吸,則腹部一縮一放(氣宜鼓蕩),會使腦壓隨着一高一低,有如幫浦推送,促使腦脊髓液循環增加,有關呼吸部分下面會另行說明。

根據實驗顯示,依照一定的要領行打坐時,腦脊髓液的流量會增加,流速也會加快,功夫深厚者其腦脊髓液的循環,可以達到正常人的兩倍以上,因為腦脊髓液是供給腦與脊髓的營養液體,如此可以使腦部更容易獲得營養及排除廢物,則意識會更清新,精神更煥發,思考力更好,脊髓的傳導也會更快,這是「尾閭中正神貫頂,滿身輕利頂頭懸」的好處,所以正襟危坐不是沒道理的。

小弟在大學時有幸參加社團邀請鄭曼青宗師的演講,只見鄭宗師在演講前正襟危坐,垂簾養氣之神情至今仍深映腦海中。

練氣時通三關最難,尤其「越尾閭,為最難,余較易耳」,尾閭在馬尾最底部,是腦脊髓液回流轉折點,欲將腦脊髓液能流到最底部,再自然往上加速流回,需多加時日勤練,所以練倒攆猴時,鄭宗師要求兩腳要平行,不可外八字,是因為外八字時會使臀部肌肉、脊椎兩側肌收縮,會妨礙尾閭部(即馬尾部)的腦脊髓液回流逆上循環,則氣無法貫頂。

另外何以玉枕穴也難打通,這是因為大腦導水管、正中孔與側邊孔非常細小,如欲加速腦脊髓液的流通,須學會放鬆,使大腦導水管與這三個小孔鬆弛,腦脊髓液則容易流過。至於夾脊因為脊髓在頸部、腰部較為膨大,胸部則相對的較窄小,但是只要不駝背,拉直脊髓應較為容易打通。

人認為督脈是脊髓,若是如此則行小周天,在督脈來說就是促使腦脊髓液循環增加,而大周天在督脈部分,則是腦脊髓液透過脊髓神經根而流到周邊神經,當然脊髓神經也會加上電流的傳導,而有氣遍周身的感覺。神經電流的傳導有人說是氣的一部分,這在後面會再說明。

打太極拳就像坐禪一般,頂頭懸,打直腰桿,收尾閭,一切均需放鬆,神宜內斂,呼吸靜慢細長,氣宜鼓蕩,合乎太極拳要領,無非是促進腦脊髓液的循環,只是太極拳是動中求靜的動禪;若不收尾閭,「不頂頭懸,雖練三十年不得成功」,或許就是這個道理。常人所言的洗髓功,應該是指使腦脊髓液循環增加的功法。

2.氣沉丹田

吸要氣沉丹田,更要「心與氣相守於丹田」,呼吸要靜慢細長,氣宜鼓蕩。
空氣中含氧量約占空氣中的五分之一,其余大多為氮氣,空氣自鼻孔吸入經咽喉、氣管、支氣管、小支氣管、最後到氣泡(左圖)

氣泡周圍布滿微血管,以利氧氣與二氧化碳交換;肺臟是位於由肋骨包圍的密閉胸腔中,下面有橫膈膜,肺臟是靠着橫膈膜向下拉或向上移動,而被動地膨脹與收縮,當吸氣時,肋間肌收縮使肋骨微微往上提,橫膈膜往下拉,使胸腔擴大,肺臟則會被動地膨脹,空氣自然被吸入到肺泡,呼氣時則相反,肋間肌放鬆使肋骨下沉到原來位置,橫膈膜往上移,使胸腔體積變小,肺臟則會被動地壓縮,空氣自然從肺泡中被擠壓排出。

式呼吸時橫隔的下拉與上移,會隨着腹部的舒張與收縮而被動地移動,這可以以鼓風爐作比喻(左圖),

在鼓風爐內套一個氣球,氣球口與鼓風爐口綁在一起,當鼓風爐柄向外拉時,就如橫膈膜向下拉一般,則鼓風爐室的體積擴張,氣球也隨之擴張,空氣吸入氣球內;反之鼓風爐柄向內推擠,使鼓風爐室體積減少,膨脹的氣球就會被動地被擠壓,排出裡面的氣體

註五:
平時吸氣時肺臟與胸膜之間的負壓會由-2㎜Hg,變成-6㎜Hg,此時肺泡內的壓力變為-1.5㎜Hg的負壓;呼氣時肺臟與胸膜之間的負壓會由-6㎜Hg,變回-2㎜Hg,則肺泡內的壓力恢復為+1.5㎜Hg的負壓。

平時沒有運動或大量消耗氧氣狀態下,肺部僅需要微量擴張與擠壓,便可以供給身體組織所需的氧氣,平日吸入與吐出的氣體體積量,稱為潮汐量(tidal volume, TV),正常人大約為500㏄,但是這會隨着身體活動量或代謝量而有變動(圖十三此圖示為將吸入與吐出的空氣在呼吸計量氣spirometer所描繪的圖形);若在平靜地吸氣之後再盡量深吸氣,使肺部盡量膨脹,則再吸入的空氣量稱為吸氣的儲備容積(inspiratory reserve volume, IRV)約3100㏄。

一般常人休息狀態的呼吸量約500㏄,但事實上這500㏄并非完全到肺泡組織,從鼻孔、鼻腔、咽喉、氣管、支氣管、細支氣管、肺泡,這段空間的體積稱為死腔,約占150㏄。因為這一段的空氣沒有行氧氣與二氧化碳交換的作用。如果行淺短又不規則的呼吸,則死腔內的空氣在死腔中上下動,僅有很少量的氣體能深入肺泡內行氧氣與二氧化碳交換;如果平時能行深呼吸,則氣體可以大量吸入與呼出,相對的死腔的體積就可以減少,這就是為什麼要靜慢細長的呼吸。

平常成人每次呼出與吸入的空氣約500㏄,盡量吸氣時約3600㏄,可是有練氣功的人可以達到5000㏄以上。這是在深長呼吸時可以使橫膈膜下降3-4公分或更多,橫膈膜每下降1公分可以使胸腔容積增加250-300㏄,因此橫膈膜下降3-4公分,可以增加胸腔容積1000-1200㏄。

平時每分鐘呼吸12次,則每分鐘呼吸經過肺部的空氣約6公升(500㏄/次×12次),有練氣功的人可以達到120公升,而在運動時可達到200公升。

若自吸氣開始盡量一直吸,吸到不能再吸為止,所吸入的空氣總容積稱為最大吸氣量( maximal inspiratory volume, MIV)約3600㏄(即TV500㏄+IRV3100㏄);若在平靜地呼氣之後再盡量深呼氣使肺部盡量壓縮,則所呼出的空氣容積稱為呼氣的儲備容積(expiratory reserve volume, ERV)約1200㏄;若自呼氣開始一直呼,呼到不能再呼為止,所呼出的空氣總容積稱為最大呼氣量( maximal exspiratory volume, MEV)約1700㏄(即TV500㏄+ERV1200㏄);在靜態下的潮汐量加上,所吸入的吸入的儲備容積量,和所呼出的呼氣的儲備容積量,二者空氣總體積稱為肺活量(vital capacity, VC),肺活量會因個人的性別、身高、體型、年紀而有不同,一般人的肺活量大約4800㏄(即TV500㏄+IRV3100㏄+ERV1200㏄);除了最大肺活量外,肺臟仍保留一些可再吸入與再呼出的空間,稱為剩余體積(residualvolume, RV)約1200㏄。總的來說肺臟約可容納6000㏄的空氣。

丹田,自幼常聽到這名詞,學醫以後就一直想解開這謎團,鄭曼青宗師對丹田有如下之說「氣海也」、「位於腹中,低於臍下一寸三分,近臍去脊較遠」、「不過若一氣囊耳,如氣不沉丹田,則囊扁而不開」、「氣沉丹田,即積氣於腹中」。若據此說則氣囊為介於網膜囊與網膜囊間形成的空間(註六),這就是中醫所謂的丹田,此空間可以因腹部的漲縮而有大小變化,當收尾閭使腰部脊椎骨向後,下腹部的前面肌肉微向上提,會增加了腹腔的體積,以腹式丹田來呼吸,使橫隔膜的上下移動,比胸式呼吸增大許多,這是行腹式呼吸時,橫膈膜下壓的程度增大,可以使腹內臟器按摩幅度加大,下腔靜脈的血液回流加速,進一步可以推動腦脊髓液循環加快,可以說以腹式丹田呼吸好處多多,這就是「養氣」。

愈養氣則氣囊會回復到胎兒時期,使網膜囊下部已經黏合的兩層網膜空腔會愈來愈開,也就能儲存更多的氣,丹田的氣自然也就會愈來愈多。雖然腹腔是一個密閉的空腔,我們打噴嚏時腹部卻可以即速膨脹,空氣如何進入腹腔使腹部鼓漲起來,而且在極短的時間內可以像安全氣囊一般立即鼓起,但丹田漲大的氣由何而來,不得而知,西方人如聲樂家或吹奏管樂器者,也都知道要用丹田來演練,可是卻講不出是用丹田之氣,甚至連什麼叫做丹田都不知道,但是中醫的一些理論這幾年來卻能為西醫所接受,如經絡、穴位之說,雖然在解剖學上找不到實體的經絡與穴位,可是經由一些科學儀器可以偵測到氣的存在,例如克瑞安照相就是一個很有名的實例,以及針灸臨床上常用的生物能偵測儀(即良導絡)都被醫界所認同,加以實際效果確能證實這理論而備受肯定。

註六:
此說則氣囊為介於網膜囊(Omental bursa)與小網膜間形成的空腔間部分,(圖十五右側大圖,Ⅱ、Ⅲ之間斜線部分)。在胎兒發育時因胃、脾臟、胰臟向左移轉造成網膜形成兩層(圖十六上圖),在外的一層成為大網膜(great omentum),在內的一層成為網膜囊(圖十六下圖),在網膜囊之間成為一空狀的囊,當在胎兒時這網膜囊逐漸向下伸展(圖十五左側三小圖),但隨着年齡漸漸長大約在十七歲後,使這原本兩層分開的囊膜,逐漸合并成單層的網膜,即網膜囊下端的空腔逐漸消失。一般常說的丹田應該是指這兩層網膜囊之間形成網膜空囊,因為每人練的程度不同,所以丹田有大小,丹田的位置也就眾說紛紜,但中醫針灸所說的丹田即是氣海穴,用中指同身寸來說是在臍下一寸五分,以氣海命名是形容此囊可以充氣充到變成很大如海一般。
胎兒在子宮中因為肺部充滿羊水,需靠臍帶由胎槃自母體獲得氧氣與養分,出生後羊水排出肺部,肺部開始進行氣體交換,此時的呼吸是以腹部的漲縮,使橫隔膜上升與下降,這可以觀察嬰兒睡覺時腹部的凹凸獲得證實的。

另外嬰兒的舌尖也是上頂上顎,這也可以在嬰兒熟睡時,悄悄地打開嬰兒嘴巴可以證實。
如果假設丹田呼吸可以說是任脈,腦脊髓液的循環可以說是督脈,或許在嬰兒時期,我們的任督二脈早就已經通了,只是長大以後把這天生的本能逐漸蒙蔽起來,這也是我們常說小孩會練得比較快的原因。

我們成人要再靠練習才能拾回原來的本能,「專氣致柔,能嬰兒乎」,或許指的就是如此。另外道行深者可以感覺到丹田內如釜中之水沸騰,這是副交感神經使腹部不隨意肌顫動的結果吧。

3.鬆沉
拳分外家拳與內家拳,何以外家拳練完氣喘如牛,滿身酸痛?
太極拳屬內家拳,練後通體舒暢,精神煥發,且越練越喜歡練。
大家都知道太極拳最講求全身鬆柔沉着,身體的肌肉內遍布血管,血管的管壁裡有一層平滑肌,它受到自主神經的控制,當緊張時它會收縮,管腔變小,血流量則減少,血壓就會升高;反之在鬆馳狀態時,管腔變大,血流量則增加,血壓就會下降(註三)。


血液的循環流動,會將養分及氧氣供給細胞行有氧呼吸,并將代謝後的廢物帶走,肌肉細胞也不例外,當血液流動迅速,則細胞可以獲得充分的養分與氧氣,且可以將代謝後的廢物迅速帶走。

當習慣於某些動作,或經常訓練某些姿勢,因為經常使用該處肌肉,可以使該處肌肉的微血管增生,側枝循環增多,血液的供給量自然增加,肌縴維也會增生而變得較粗壯。


註三:人體的血液是由全身的小靜脈匯合回流到大靜脈、右心房、右心室、再經肺動脈到肺臟,在肺泡中將二氧化碳與氧氣交換後,經肺靜脈、左心房、左心室、主動脈、到全身各器官組織中,大動脈逐漸分支成小動脈,細小動脈、微血管、細小靜脈、小靜脈、大靜脈,如此循環(如下圖)。

太極拳一切講求鬆柔,即使握拳也主張「外形似緊非緊,內則大鬆」,呼吸則順其自然,平時訓練時動作緩和慢勻,則不會有喘氣或全身酸痛的情形發生。

這是因為放鬆肌肉使血管鬆弛,則血流順暢,供給細胞的血量增加,而運動的動作又不很劇烈,不需要在短時間內消耗大量的氧氣,細胞可以獲得充分的養分與氧氣(註四),而無乳酸(lactic acid)的產生,則肌肉不會有酸痛現象產生,且可以源源不斷地供給能量。

外家拳常緊握拳頭,緊張肌肉,用肌肉力量出拳,加以常常憋氣,導致肌肉酸痛,氣喘如牛。
這是因為握拳頭又緊張肌肉,使血管收縮,阻礙了血液的流註與循環,而身體又要急速用力,短時間內需要消耗大量能量,加以常常憋氣,體內的葡萄糖無法完全氧化,產生許多乳酸停留在肌肉組織內,才會造成全身酸痛不已。

註四:儲存在肌肉細胞內的肝醣(glycogen)轉變成葡萄醣(glucose),在急需要能量時葡萄醣會先行分解成變成丙酮酸 (pyruvic acid)并釋放能量,若氧氣不足情況下則丙酮酸進而分解成乳酸(lactic acid),并釋放出能量,在這兩個過程中都不需要太多氧氣,就可以立即供給能量以供急須之用。
當氧氣足夠時,乳酸會被還原成丙酮酸,再進行有氧呼吸,如此可以完全氧化成二氧化碳、水與釋放大量能量,釋出的能量則儲存備用。
此過程可用以下的化學式表示
肝醣(glycogen)

不需氧氣↓
葡萄糖(glucose)

不需氧氣↓
丙酮酸(pyruvic acid)-----→二氧化碳 + 水 +能量
∣ ↑ 氧氣充足
氧氣不足↓ ∣氧氣充足
乳酸(lactic acid)

4.美人手
記得在教學醫院服務時,曾經遇到一位外面醫院送來的病患,他因為小腿脛骨骨折,被打上石膏,結果送來時,下面的小腿及腳掌已經發紫變冷,原來是外面的醫院把他的腳整個伸直,打上石膏,這是把膝腘部打直,造成膝腘動脈的血管緊繃,血液無法流到下肢,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劇。

     美人手之手勢

在各式太極拳裡唯有鄭子太極拳強調美人手,這是極有道理的。
讀者可以彎曲您的右手或左手,做出美人手的姿勢,從尺骨側面看,尺骨與掌骨是呈十二到十五度,再往上看掌骨與近端指骨,即第一指掌關節,也呈十二到十五度,在往上看也是同樣呈十二到十五度。
預備式落胯時也是一樣,身體與大腿骨也成呈十二到十五度,


大腿骨在膝蓋部分與垂直地面的直線也呈十二到十五度,再看脛骨膝蓋端與垂直地面的直線也是一樣十二到十五度。因為這個角度是最自然的角度,此時肌肉處在最鬆弛的狀態,血管最沒彎曲,裡面的血液最容易流通;如果硬要打直則肌腱緊繃,肌肉也呈緊張狀態,血液循流也會變得遲緩,甚至阻塞,而且消耗更多能量。


上述的例子,如果當初打石膏時,能讓膝腘部彎曲十二到十五度,就不會發生這種悲劇,這也證實十二到十五度是最自然的。
至於打拳架時有人主張要低下,這是訓練的一種方式,較為吃力些罷了。
太極拳是要求是以最省的能量,最輕鬆自然的姿勢,來完成所要做的功。



5.沉肩墜肘
沉肩則肩部肌肉需要放鬆不可以緊張,抬肩則肩部肌肉緊張,血液循環受到影響,前已述及。
墜肘則盡量使肘關節尖朝向地面,如以做向前按式為例,肘尖不可外張或內縮,否則向前推時無力,這可以自已試一試就知,當您曲左肘且左手掌朝向前方目標,使肩峰、肘尖、手掌的勞宮穴,這三點形成的面與地面垂直時,再用右手指把左肘尖往上推時,使左肘關節變平,則左手掌會朝正前方推去;若左肩峰、肘尖、手掌的勞宮穴,這三點形成的面不垂直於地,則左手掌會偏向而不是朝正前方推去。當然不是要教您伸肘向前推,只是告訴您墜肘時才能正對方向。

許多人忽視了三尖的要領。
例如膝尖要對腳尖

人體膝關節內有內外半月瓣軟骨襯於脛骨上方(左圖),這兩塊軟骨承受經由大腿骨傳來的全身重量,另外還有前後兩條十字韌帶固定膝關節,若行走、練拳或演練倒攆猴時膝尖與腳尖均朝向正前方時,就如同車子輪胎走在平坦的路面上,與地面平貼且均衡地承受車子的重量,若練拳時膝尖不對腳尖時,力量就不能平均地落於這兩片軟骨瓣膜上,時日一久,軟骨被不當地磨損就造成膝關節疼痛的主要原因,就像車胎一樣只磨損一側,使輪胎壽命減短一樣的道理,或當劇烈運動或發勁時有可能會扯斷十字韌帶。


膝蓋部之解剝圖:紅色部分為半月瓣軟骨。兩側白色的韌帶,用來固定膝關節。

6.內練一口氣 外練筋骨皮
練武在「外」是對運動系統(筋肉、骨骼)的鍛煉,對「內」則是神經系統的鍛煉。就是俗語說內練一口氣 外練筋骨皮。


先說「內」,「內練一口氣」,氣分為有形與無形兩方面來談。有形的氣即是呼吸的氣,這在上面已談論過。無形的氣可以說是神經電流的傳導。

神經的傳導是一種電流的傳導,平時神經細胞膜外面是帶正電子離子,細胞膜內面是帶負電子離子。當有刺激訊息(stimulation)傳來刺激在細胞膜上,如果此刺激的訊息夠大的話,會產生一個動作電位ctionotential),這會使細胞膜外的正電子進入細胞內,細胞膜內的負電子則跑到細胞外,產生去極化現象(depolarization)使電流傳導下去,之後細胞膜上的鈉鉀幫浦(sodium-potassium pump)會把細胞內的正電子打出細胞外,也使細胞外的負電子回流進入細胞內,使細胞保持再極化現象(repolarization),以便接受下一次的刺激以再產生電流的傳導。

我們用意念來練拳,意念就是意識,是一種精神活動,是大腦內部的運動狀態,是人類大腦的一種特殊功能。


由大腦皮質產生意念就如發號命令,透過神經的傳導產生去極化現象,傳到全身,所以說神經電流傳導的現象是氣的表徵,拳論上說「意到氣到」。當「精神內斂」時會使大腦更加平靜,意念更能集中。副交感神經更能興奮,副交感神經控制的一些不隨意肌隨之興奮,使心跳減緩,血管壁鬆弛,血壓下降,肌肉不再緊張,減少能量的消耗,血糖下降,腸子蠕動增加使食欲正常化,腦內腦啡(β endophine)分泌增加產生欣慰感等等現象,這是精神內斂的好處。

左圖:上下藍色線條表示副交感神經,黃色線條表示是交感神經,交感神經及副交感神經合稱自律神經,也就是由情緒來引導,可控制全身之器官。

人體由心臟打出的血液有17~20%輸送到腦以供腦部使用,其余才輸送到身體其他部位,以腦的體積重量才一、四公斤與身體的體積重量相比,腦是小了許多,但是卻消耗了近五分之一的氧氣,所以打太極拳不只是身體在消耗氧氣,腦部(當然指所有的神經系統)也在消耗氧氣,這是其他運動比不上的。
另外神經電流通過空間時會產生磁場,血管中有血液流動,血液中的紅血球含有鐵劑,當神經電流在身體內傳導流動,及血液在血管中流動,都會產生電流的傳導,若強度夠大時,會在體外產生感應磁場,此即常人所說的-內氣外放;神經電流因頻率不同而使人有不同的感受,如果電流強度很強則產生的磁場也強,使在身旁的人也能感受到「氣」的存在,或許這就是高手的氣 “奪奪逼人”的現象。
當感受器受到外在磁場感應,也會產生電流感應傳回到大腦時,會有「氣」的感覺,這是當電流通過感受器附近時,會使感受器受到刺激而產生誤導,使該感受器之訊息傳到大腦,大腦會有誤判現象,例如有一刺激當它碰觸到皮膚上熱的感受器時,就會產生熱感。當神情內斂,大腦平靜,全身放鬆時,微血管也會鬆弛,則會促使微血管的通透性增加,血液中的淋巴液流出則會增多,充滿於細胞間,這會刺激末梢感受器而有漲、麻感覺,或許這就是許多人所說的「氣」吧。


血管中有血液流動,血液中的紅血球含有鐵劑,當神經電流在身體內傳導流動,及血液在血管中流動,都會產生電流的傳導。

外練筋骨皮,先說皮,皮就是皮毛,在皮膚上有許多感覺器官,透過神經傳到脊髓的後部,再向上傳達到腦部。另外有汗腺、毛囊、毛發等等附屬器官。

練皮,就是練習這些感覺器官、及其神經的傳導到腦部的靈敏度增高,測知對方的來勢,以期達到聽勁、懂勁的階段。

再次論筋,筋就是肌腱,它在肌肉組織的兩端,附着在骨骼上,它本身沒有彈性。其間含有高爾基氏體,它是一種神經末梢感受的小體;另外存於肌肉細胞間有一種感受器稱為肌小梭,當肌肉被拉張時,此肌小梭會因肌縴維被拉長而受到刺激,這刺激透過神經傳導傳回脊髓內,再透過運動神經傳到支配的肌縴維使肌肉收縮,這是一種反射動作,這過程稱為反射弧。

肌肉平時都保持一定的張力,就是這種自然反射的產生。當您去看醫師,醫師有時會檢查您的神經,利用扣診槌輕敲膝關節肌腱,肌腱沒有張力會帶動肌肉縴維,肌肉縴維被拉長時會刺激到這肌小梭,肌小梭則產生神經沖動訊息,迅速傳到脊髓,馬上向前傳到運動神經,運動神經傳到支配的肌肉,肌肉立即收縮,這是人體自然保護的機能,肌腱內高爾基氏體的反射也類似如此,當肌腱被拉長時會觸動高爾基氏體,透過反射弧使肌肉收縮。

但在意識清醒狀態下這反射弧是可以用意識來控制,如此才能使肌肉縴維可以被拉長,成為放鬆狀態,越能控制這反射弧則能有越多的肌肉縴維被拉長,使整塊肌肉越鬆弛,這就是鬆
如果在沒有意識狀態下如睡覺時,肌肉也呈鬆弛狀態則不能稱為鬆只能叫做 ‘懈'。

有時有人調皮,趁高手不註意時故意去推一下高手的身體某一部份,結果高手一個反射動作將對方發得很遠,甚至傷得很厲害,這不是高手故意發如此大的勁,而是自身的反射動作。

這現象可以解釋為當偷襲者觸動高手的身體某一部,拉長了高手的該部肌肉縴維,刺激了肌肉縴維間的肌小梭,透過這反射弧使運動神經支配的肌縴維收縮,加上高手平日的訓練,成為一種自然反射的發勁動作,造成偷襲者被勁發出,這就是「處處皆手,手非手」,也說明了為何越鬆,發出的勁越大的理由;另外當您觸摸到燙的東西時,手立即收回的反射動作與此很相似,祇是不同的感受體而已,如皮膚上的熱感受器在受到刺激時,神經沖動由熱感受器經傳入神經到脊髓後角,馬上向前傳到前角的運動神經,運動神經傳到相連的肌肉,肌肉立即收縮,這都是同樣過程的反射動作。

練筋是要使筋的高爾基氏體及肌縴維間的肌小梭靈敏度增加,在愈鬆的情況下肌肉縴維愈多被拉長,使高爾基氏體及肌小梭這兩種感受體,愈容易受到刺激,反射就會更靈敏,更明顯,肌肉的收縮會更強。

練內家拳從不強調肌肉的壯碩,只要求靈敏度的快捷,就像猴子的手臂瘦弱無肌肉,但動作非常地靈敏,就是筋及肌肉平日均處於非常鬆持的狀態,肌腱裡的高爾機氏體、肌肉縴維間肌小梭的靈敏度很高,反射度很好的關系。開關達節,坐胯落胯是使筋(肌腱)的高爾基氏體及肌縴維間的肌小梭,在肌肉縴維放鬆拉長的時候,仍盡量不受到刺激就不會產生反射,肌肉就不會緊繃,則身體重量自然會下降到足底,各個大關節能放鬆,圓潤如珠,行氣時則能如貫通九曲珠。

平時看到一些人朴步拉筋時,一手壓按在伸直的下肢膝蓋上,身體一下一上像是彈簧一般地彈動在拉筋,依據上述原理當下壓時拉長了肌肉縴維,這時會觸動肌小梭,透過反射弧的運動神經,造成該神經所支配的肌肉縴維產生收縮,依此理論如此般的拉筋是無大幫助的,須知這反射弧的反射動作要受到抑制,使肌肉縴維鬆弛是需要三十秒鐘以上才有效的,所以拉筋以緊而不痛為原則,慢慢下壓到一定程度後,保持超過三十秒鐘以上才有效果。


在熱身後拉筋的效果則更好,熱身是指肛溫在輕微運動後上升攝氏一到二度,運動的程序是先熱身,再拉筋,再正式運動,然後冷卻下來,才休息。

在皮膚上有許多感覺器官,透過神經傳到脊髓的後部,再向上傳達到腦部。練皮,就是練習這些感覺器官、及其神經的傳導到腦部的靈敏度增高,測知對方的來勢,以期達到聽勁、懂勁的階段。

當皮膚突然受燒灼,信息經由肌肉與神經,迅速傳到脊髓,馬上向前傳到運動神經,運動神經回傳到支配的肌肉,肌肉立即收縮,這是人體自然保護的機能,稱為反射動作。

順便提一下運動程度,就是心臟在運動情形下可以忍耐的程度,有一計算公式:
(220 -年齡-休息時每分鐘心跳數)×70﹪+休息時每分鐘心跳數
220是一個常數,(220 -年齡-休息時每分鐘心跳數)是理論上心臟每分鐘可以額外負擔的最大保留極限數,對剛開始運動的人建議以60﹪起算,以後慢慢增加,最大極限不要超過80﹪,75﹪是最恰當,因為這時造成心臟及肌肉內的血管,產生側枝循環最佳,許多退休的運動員因為已經一段時間沒有加強訓練,在某些場合示范賽中突然盡力激烈運動,往往造成猝死,就是這個原因。

舉例來說如為40歲休息時每分鐘心跳為72下,則 220 - 40 - 72 = 108 (此為理論上心跳最大保留極限數),以最佳運動效果來計算, 108×75% +72 =153,則此為人士運動的最大心跳數,每分鐘為153。

接下來談骨,骨骼內有哈佛氏系統內含有血管以供給骨小板營養,平時血液流入哈佛氏系統的量,相較下不是很多,這就是為甚麼骨骼生長不是很快,一但發生骨髓炎即使使用很強力的抗生素,也是非常不容易治好的原因,加以鈣質的沉積很慢,造骨細胞生長較為緩慢,尤其停經後的婦女在缺乏女性賀爾蒙(即雌性素)的情況下,更容易加速骨質裡鈣的流失而發生骨質疏鬆。

練太極拳的人的骨骼,較為堅硬不容易發生骨質疏鬆的現象,除了飲食中鈣質的攝取足夠外,平日練拳時在鬆弛狀態下,血管擴張血流較為充足,意念也貫入骨裡,使神經電流貫入骨細胞中,造骨細胞獲得足夠養分與氧氣,加快增生,使骨密度增加,還有在肌肉鬆弛狀態下,身體的重量靠骨骼支撐,使骨骼內骨小梁更緊密集中以支撐重量方向,另一方面女性因長期練習太極拳,體內的內分泌得以保持正常分泌狀態,雌性素的量也較為恆定,這也是不易造成骨質疏鬆現象的一個因素。









太極拳與養生(1)
《太極拳》可活化及增加幹細胞,有助延年益壽~本校中西醫醫療團隊研究成果榮登國際權威期刊《cell transplantation/  中國醫藥大學 研究發展處
『太極拳』運動好處多多!享譽國際的中醫針灸實証醫學宗師林昭庚教授偕國際知名的神經外科權威林欣榮教授帶領的中國醫藥大學中西醫醫療團隊研究發現,太極拳運動可有效活化及提升幹細胞數量,有助於延命益壽之作用;新發表的論文獲選為最新一期的再生醫學國際權威期刊「cell transplantation 細胞移植」的封面故事。

中國醫藥大學中西醫醫療團隊獨步領先全球的研究成果「Tai Chi Intervention Increases Progenitor CD34+ Cells in Young Adults」,已獲得美國紐約Nature World News、英國倫敦、西班牙馬德里及中國大陸等國全球同步報導,更為美國科學促進協會(AAAS)所推薦;頓時,『太極拳』運動一躍成為當下中醫養生新顯學!

安南醫院暨中國醫大北港附設醫院院長林欣榮教授於2010年榮獲美國神經治療及再生學會最傑出獎,是開創台灣將胚胎幹細胞成功移植在巴金森氏症患者身上的第一人;林欣榮院長闡述研究動機說,由於長期以來坊間流傳練習太極拳運動有助身體長壽的說法,為證實此論述是否屬實,中國醫藥大學神經外科中西醫醫療團隊在經過3年多來系統化的研究分析後,終於在此刻共同發表研究成果報告,證實3年以上的太極拳運動確實可以增加幹細胞數量3-5倍,幹細胞數量越多即代表這個人越年輕,故也實證了太極拳確實可以讓人長壽。

中醫針灸實証醫學宗師林昭庚教授指出,中醫傳統醫學不僅是全世界醫學的趨勢潮流,世界衛生組織(WHO)也將其歸類為是互補醫學的一環,而太極拳運動更是中醫傳統醫學養生最重要的功法之一。經常練習太極拳可以增加心臟功能,有效促進大腦神經細胞功能的完善,均衡協調興奮及抑制功能,是故對精神創傷與神經衰弱修復具有良好的療癒功能。

主持研究計劃的北港附醫暨安南醫院中醫部部長何宗融教授說,為因應教育部推動教學卓越計畫,故本團隊在中國醫藥大學校園內推動「中國醫大‧太極八法」-掤、扌履、擠、按、採、挒、肘、靠,讓初學者可以用最淺顯易懂的方式來學習太極拳。練習太極拳運動必以鬆柔為基礎,以鬆而不懈和緊而不僵為原則,並強調虛靈頂勁、沉肩墜肘、氣沉丹田、虛實分清、陰陽相濟、一動無有不動,如此的練習方法可以有效讓緊張忙碌的現代人,充份獲得身心靈之保健,並不斷追求個體本身、個體與自然以及個體與社會的三元協調,達到維持健康、提升氣質與提高生活品質之目標。

雖然,太極拳已被報導證實可改善帕金森氏症、下背痛、平衡、跌倒與免疫病情。擔任太極拳國家級教練的何宗融醫師透露,研究團隊的受試者有60名年輕人,試驗分成練習太極拳、快走運動和不做運動3組,結果發現,練習太極拳的受試者,其CD34+有所增加。(帶有CD34+是一種對人體的功能和結構非常重要的幹細胞,參與細胞自我更新、分化和增殖造血幹細胞的集群標記”)

中西醫醫療團隊梁文敏教授認為,實務上因練習太極拳運動而讓身體受益的例子不勝枚舉,舉如頸椎病、 頭暈、 頭痛、 高血壓、 胃潰瘍、心臟病、糖尿病、失眠、食欲不振和 周身酸痛等病徵,皆能在練習太極拳運動一段時間後,不治而癒或是病情有了顯著改善。

太極拳運動是中國醫藥大學學生的三項基本核心能力之一。經常練習太極拳,一來讓人體內氣得以流通, 促進身體循環。二來也有利於毛細血管內外的物質交換,提升人體組織對氧的利用率,減少尿酸沉積,故能有減輕疲勞之功效,對慢性冠性病、高血壓、動脈硬化也都有顯著的保健作用。
選自:http://www2.cmu.edu.tw/~cmcrdc/epaper/detail.php?epaperno=52&class=A&id=270

太極拳與養生(2)
美研究:打太極拳有助於減輕老年抑鬱症 /《美國老年精神病學雜誌》
一項新研究表明,中國古人發明的太極拳法或許可以減輕老年人的抑鬱症。

這項研究結果發表在本月的《美國老年精神病學雜誌》上。它也是最新表明動作、呼吸緩慢和靜思的太極運動對減輕慢性病有效的研究。其他最近的研究還表明,練太極拳對減輕關節炎和纖維肌痛也有益。但這個最新的研究結果非常重要,因為抑鬱症在老年人中是有名的難治療疾病,許多人甚至已經放棄治療。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研究人員對112個位中老年嚴重抑鬱症患者進行了研究,包括一些與該病抗爭多年的病人。他們的平均年齡約為70歲。每個人都先用Lexapro治療,73人顯出了部分改善,但抑鬱症症狀還相當嚴重。剩下的人退出了研究,但包括一個病人服藥後病情出現短期緩解。

留下來的人被分配做太極運動或參加健康課程,後者包括10分鐘簡單的伸展運動。兩種課程都是每週兩個小時。

練了10個星期的太極以後,94%的人老年抑鬱症病情得到了緩解。太極組中65%的人經歷了短暫的復原,健康課程組則只有51%

太極組還在身體功能,認知測試和血液炎症水準測試方面有明顯的改善。研究的作者建議心理醫生減少增加藥物,而把太極拳加到他們的治療方法裡。

研究中,兩個小組的病人的病情都得到了改善。研究者認為,這是因為病人在一起生活的緣故。病人間彼此交流對病情緩解也有幫助。

但是太極組特別的地方是,病人的身體機能和生活品質得到了提高,心理壓力和焦慮減輕,睡眠品質也得到了改善。

研究者對此結果感到非常地興奮。現在抑鬱症的治療非常困難,三分之二的人對初始藥物沒有反應。通常第一種藥物對病人無效時,醫生會增加其他藥物,但這也往往很難對已經在服用1015種藥物的病人起效果。本月的一項研究發現,65歲以上患者在服用了第一次處方抗抑鬱藥後,超過60%的人有輕度或重度副作用。
選自:
http://flyflyk.pixnet.net/blog/post/26745727


太極拳與養生(3
王琛琛:向世界證明太極拳能緩解疼痛 / 文章出處:康健雜誌198 2015.05.01 作者 林貞岑
把中國傳統武術太極拳推向世界舞台,甚至成為疼痛治療新希望,美國塔夫次大學醫學院教授王琛琛(Chenchen Wang)居功厥偉。
王琛琛來自中國安徽中北部的煤炭之鄉淮南,身為風濕病學家,她從2004年起陸續以太極拳緩解慢性疼痛關節炎等登上國際期刊,2010年一篇《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的太極拳緩解肌纖維疼痛症的研究更引起全球注目,《紐約時報》甚至專訪,述說她如何讓59歲的肌纖維疼痛症患者,練太極半年後改善疼痛、焦慮及失眠,重拾生活樂趣。

「一開始他們都說不可能、不要做,」嬌小的王琛琛說話急又快,她在醫院看到太多病人受到疼痛折磨睡不著、憂鬱纏身十分不忍,「沒有藥物可以緩解疼痛,但我們可以做到,」雖然研究報告曾多次被退回,但最終她向世界證明了傳統的太極拳能緩解疼痛。

最近她首度受邀來台演講,台上台下提到病人激動不已,接受《康健》獨家專訪,笑中帶淚分享了將太極拳推向國際的心路歷程。

王琛琛受母親影響很深,每次演講放投影片,一定先介紹母親吳涵錚。母親是西醫卻致力中西醫結合,只要對病人好,針灸、草藥全用上,「四歲開始看母親幫人治病,那時中醫就在我的血液裡了吧!」

王琛琛在中國拿到西醫執照後,轉往加拿大念風濕病學,十多年前風濕病人的疼痛只能靠止痛藥解除,但腳腫、黃疸副作用一堆,她看著心疼急著找方法解決病人痛苦,巧遇一位肺臟移植7年卻還健康活著的太極拳老師,兩人相偕到北京找資料,花了5年才做出第一篇太極拳研究。

她認為太極是跟隨動作的冥想(meditation with movement),練習時心念、大腦都要一併進入,而目前研究指向疼痛的關鍵在大腦。

王琛琛解釋,疼痛常伴隨 疲憊、焦慮、憂鬱 等精神症狀,並非處理局部或打針吃止痛藥就好,「治一個人要把他當成全人來治療,」她認為,治療要全面、有彈性,比如她常鼓勵病人互相打電話,人際支持也能減緩疼痛。

「看到病人痊癒我特別高興、感覺特別幸福,」王琛琛謹記母親的教誨,繼續探索醫療中的無限可能。
選自: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nid=70144


太極拳與養生(4)
打太極拳養身  / 周適偉診所
打太極拳養身是中國老祖宗流傳多年的健康智慧,但從沒有科學實證來證明這件事,中國醫藥大學中西醫研究團隊三年前為了給太極拳明確定位,由北港醫院院長林欣榮、中醫針灸實證醫學教授林昭庚、台南市立安南醫院中醫部部長何宗融帶領中西醫研究團隊進行了三年實驗,終於在今年開花結果。研究成果不僅刊登在權威的醫學期刊,還獲得美國科學促進協會推薦民眾學習太極拳。

林欣榮說,打太極拳可以增加幹細胞的原因,在於太極拳利用動作的移動,不僅訓練肢體耐力,也能透過呼吸調整,讓血液循環可以到達距離心臟最遠的周邊系統。更重要的是,透過這樣有系統的訓練,可以刺激大腦神經系統活化,促進更多的神經連結,大腦也會因此變得更年輕。「當然這必須經過一段時間累積,就像武俠小說中的練功過程一樣,當你練到一定程度時,才能把功力展現出來。」

長庚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周適偉認為,太極拳打一套只要十到十五分鐘,且相當重視身體姿勢的正確性,像是上頂收顎、提臀縮陰、蹲站交替等,都能訓練平衡能力,加上打拳時必須心神收斂,眼睛必須專注看著手的動作,對於手眼協調也有幫助。「除了身體延展性,最有幫助的是,它能讓人學會如何維持重心的轉移,對於預防跌倒能力能大幅提升。」
至於中醫師怎麼看太極拳,北醫傳統醫學傷科主任陳萍和說,中醫就是講究氣血平衡,「太極拳是練氣的運動。」他說,太極拳講究動靜交替,透過力量運轉與全身氣的流通,帶動血液運行,可以讓身體各機能恢復正常運作。
選自:
https://www.facebook.com/fitgreatclinic/posts/346473622175679


太極拳與養生(5)
打太極拳 讓大腦變年輕 / 撰文 / 任中龍    出處 / 今周刊   913
打太極拳能延年益壽?這個從古早一直流傳下來的說法,現在已經能以科學研究證明其來有自。
 中國醫藥大學研究團隊證實,太極拳能活化及提升與細胞年輕化有關的幹細胞數量,對身體也有許多好處,一起來打太極拳延年益壽吧!

打太極拳養身是中國老祖宗流傳多年的健康智慧,但從沒有科學實證來證明這件事,中國醫藥大學中西醫研究團隊三年前為了給太極拳明確定位,由北港醫院院長林欣榮、中醫針灸實證醫學教授林昭庚、台南市立安南醫院中醫部部長何宗融帶領中西醫研究團隊進行了三年實驗,終於在今年開花結果。研究成果不僅刊登在權威的醫學期刊,還獲得美國科學促進協會推薦民眾學習太極拳。

這項研究共有六十人參與,共分成「練習太極拳」、「快走運動」與「不運動」三組,檢測目標為血液中CD34+(骨髓幹細胞在血液中的生物標記)數量,經過三年的追蹤發現,練習太極拳三年以上可以增加幹細胞數量三到五倍,快走運動則可以增加一到兩倍。

刺激大腦神經系統活化

專長為腦神經,也是台灣帕金森氏症治療權威的林欣榮解釋,幹細胞是身體最重要的基礎細胞,負責組織修補與增生,平常幹細胞多停留在脊髓,必須經過運動才會跑到組織周邊成為周邊幹細胞。幹細胞數量越多,代表細胞能力越強大,人體系統功能也會越完善。

林欣榮說,打太極拳可以增加幹細胞的原因,在於太極拳利用動作的移動,不僅訓練肢體耐力,也能透過呼吸調整,讓血液循環可以到達距離心臟最遠的周邊系統。更重要的是,透過這樣有系統的訓練,可以刺激大腦神經系統活化,促進更多的神經連結,大腦也會因此變得更年輕。「當然這必須經過一段時間累積,就像武俠小說中的練功過程一樣,當你練到一定程度時,才能把功力展現出來。」

其實太極拳早已成為西方世界的研究焦點,甚至連最頂尖的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雜誌,也曾刊出過兩篇與太極拳相關論文,讓西方人對太極拳刮目相看。

其中一篇是探討太極拳對帕金森氏症患者姿勢穩定的效果。試驗分成三組,一組為打太極拳,第二組接受肌力與重量訓練,第三組只做拉筋,結果發現,在維持平衡、跌倒次數、步長與走路速度等項目上,打太極拳組都比其他兩組為佳。

除了國際性研究外,台灣本身也對太極拳有相關研究。

林口長庚復健科所進行的研究顯示,經過打太極拳訓練的老人家,不論是全身功能性爆發力、平衡感、下肢肌力與柔軟度等,都比沒練過太極拳者佳,連血壓穩定度也有較佳表現。

ㄧ次十五分鐘 重協調、延展

長庚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周適偉認為,太極拳打一套只要十到十五分鐘,且相當重視身體姿勢的正確性,像是上頂收顎、提臀縮陰、蹲站交替等,都能訓練平衡能力,加上打拳時必須心神收斂,眼睛必須專注看著手的動作,對於手眼協調也有幫助。「除了身體延展性,最有幫助的是,它能讓人學會如何維持重心的轉移,對於預防跌倒能力能大幅提升。」

至於中醫師怎麼看太極拳,北醫傳統醫學傷科主任陳萍和說,中醫就是講究氣血平衡,「太極拳是練氣的運動。」他說,太極拳講究動靜交替,透過力量運轉與全身氣的流通,帶動血液運行,可以讓身體各機能恢復正常運作。

陳萍和強調,中醫講究補腎氣,腎氣主骨生髓,髓以腦為海,這個理論正好印證了打太極拳可以訓練到肢體,最後會反應在大腦神經,「所以我們常說打太極拳不僅筋骨會變得比較好,精神與體力上不會感覺那麼疲累,最後還能平心靜氣少動怒。」

陳萍和認為,當然不只有太極拳,許多氣功類的運動都有相似功能,西方的瑜伽也有讓人維持年輕的效用。

他說,現代人的疾病多半是來自不良的生活習慣,導致臟腑功能的喪失,一定要透過適當運動重新喚起組織功能,「只要你開始打太極拳,你一定會發現打嗝或是放屁的次數會增多,這就代表了臟腑功能已經開始恢復運作。」

太極拳的傳說

太極拳到底是由誰發明的?到現在並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民眾比較有印象的都是相傳太極是由武當派的祖師爺張三丰所創,但由於年代久遠已不可考。比較可信的說法是從歷史記載中,可追溯到600多年前的明朝,比較正式的記載則是起源於河南省溫縣的陳家溝,由陳王廷創了第一套太極拳。

經過五代傳至陳長興時,開始外傳給河北人楊露禪,太極拳開始出現了旁支,包括楊氏、吳氏、武氏與孫氏,但萬變不離其宗,這四派的淵源都與陳氏太極拳有關,而楊露禪後代,為了因應健身與醫療需要,又修訂了部分拳式,成為現代版的楊氏太極拳,也成為目前流傳最廣的太極拳門派。
選自:http://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ontent-80731-108624?page=1


太極拳與養生(6)
西醫融合太極拳 養生氣功流行
知名紀錄片「醫生」是旅美腫瘤科權威大夫,溫碧謙的故事,長期旅居美國的他,20年來用所學的西醫知識,融合太極拳發展出一套養生氣功,最近他回到故鄉新竹縣竹東鎮要和鄉親分享這套養生方法。

上百位鄉親動作整齊畫一,他們要跟著溫碧謙學養生氣功舉手、彎腰,幾個簡單的動作,一套做完大約15分鐘,在家也可以做,沒有場地的限制,民眾覺得好方便。

每天伸展伸展,讓全身筋骨氣血通暢,這就是溫碧謙,這套氣功的養生祕訣,他表示這些動作,不但可以刺激到末稍神經,還可達到活化細胞作用。

旅美腫瘤科醫師 溫碧謙:氣功可以把好的細胞,照顧得很好 ,癌細胞會活的比較不好 ,得到癌症的病患可以活久一點。

目前任教於邁阿密大學的溫碧謙也說,在美國其實對東方醫學的研究,一直都很熱門,許多學者都試圖找出,東、西方醫療方式整合的可能性,這套氣功,也算是這股浪潮下的產物,雖然有養生效果,但在治病上,則缺乏實證研究與數據,目前是將氣功當作預防醫學中的保健作用,因此也呼籲民眾身體有問題,還是去醫院給醫生檢查比較保險。
選自:https://forum.doctorvoice.org/viewtopic.php?f=213&t=43604&view=previous

太極拳與養生(7)
打太極做復健 巴金森氏症病友動起來 / 自由時報 2015-08-01
年逾六旬的先生顫抖著手緩步走進診間,一坐下來便告訴醫師:「想當年在陸戰隊的時候,500障礙不到2分半就能完成。」他的眼神透著年輕時的英氣,但話鋒一轉,搖頭說:「可是這兩年來,走路愈來愈慢,連在自家院子走都怕跌倒,真的是老了……。」 

一旁的太太也附和著:「是啊!除了這些,他說話反應也變慢,整天面無表情板著一張臉,原本愛寫書法的他最近也無法像以往一般揮毫、字愈寫愈小;晚上睡覺不知是否又夢到年輕時學的拳擊,好幾次被他突然揮動的拳頭打到……。」

困擾先生的是典型的巴金森氏症。這是一種神經退化性疾病,常以手抖、肢體僵硬、步態不穩、動作反應變慢、面部表情減少做為表現,常伴隨嗅覺異常、自律神經失調、睡眠障礙等;40歲以上的盛行率是千分之1-2人。

目前巴金森氏症的治療藥物,大部分針對補充腦部因神經退化而缺乏的「多巴胺」,進而改善其動作障礙。

一般而言,典型的巴金森氏症患者初期對藥物反應都不錯,特別是手抖、步伐窄小的症狀,在服藥後常有顯著改善;事實上,這些藥物多為「症狀治療」,雖能改善目前的症狀,但沒有強烈證據顯示能夠修復已退化的神經,或延緩疾病的病程。並且仍有許多患者難以藉由藥物改善「平衡」、「姿態不穩」的問題。

首屈一指的《新英格蘭醫學期刊》在2012年曾發表一篇研究指出,「習練太極拳」相較一般復健(訓練下肢肌力),對於巴金森氏症中的「姿態不穩」有較佳的效果。

目前美國許多醫學中心已將太極拳納入巴金森氏症患者的治療計畫中,國內亦有練拳多年的資深神經科醫師推動太極拳運動。

筆者習練太極拳多年,深刻體會太極拳運動的好處;在此鼓勵巴金森氏症患者,只要能夠自行活動或步行,皆能嘗試習練太極拳,藉由其注重「重心轉移」、「身體平衡」、「自然呼吸」等,達到改善平衡的目的,期待在數藥丸子的日子之外,發現另一片天空。
(作者為鹿港基督教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